2000年,八十六岁的海蒂·拉玛寿终正寝。
“看淡形体,善待内心”
是她临终前反复念叨的话,这是她一生的感悟。
欲望无罪。
“人欲即天理”
,是说人有欲望是符合天理、符合自然规律的。
它使人欢乐也使人痛苦。
人的生命是一团欲望之火,有欲望灵魂才是活的,没有欲望生命就是一具僵尸。
假如人人都像出家人一样四大皆空,清心寡欲,世界该是多么苍白的画卷。
人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欲望都是一种生命的色彩,正是欲望的五彩缤纷,才使人生万紫千红。
每一种欲望都是一种力量,人的内心总是被各种互相冲突的欲望煎熬着:想轰轰烈烈,又想逍遥自在;向往高洁,又忍不住贪婪占有;喜欢宁静,又渴望冒险;当学生的既想多看书又想多玩耍——水火不容的欲望常常使人痛苦不堪。
互相冲突的欲望也是人性的一种制衡机制。
人渴望成功,又害怕辛苦;想特立独行,又期待别人赞许。
事业与家庭,鱼与熊掌难以兼得。
人性的各种欲望,就像金木水火土一样,相生又相克,以此维持内心各种欲望的平衡。
如何对待欲望?问题的关键有两个:一是如何把握欲望的尺度,二是弄清你真正的渴望是什么。
欲望是个无底洞。
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具有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
牛顿说:“我能算出天体运行的轨道,却算不出人性的贪婪。”
人的肉体需求同动物一样,比较容易满足,但心灵的欲望却永远难以满足。
当人的一种欲望满足之后,新的欲望很快又产生了。
欲望总跑在现实的前面。
欲望有两副面孔,是天使也是恶魔。
天使的一面是永不满足,魔鬼的一面是贪婪无度。
前者推动着人类永不停步地向前进;后者则使无数人失去节制,坠入罪恶和苦难的深渊。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富足却生活得很痛苦?因为他们是贪欲的囚徒。
人人皆有凡心,适度的欲望于公于私都是好事。
人不能无欲,也不可贪心,欲望之火可以温暖人也可以焚毁人。
纵欲与禁欲都不可取。
如果说生命进行曲是诸多欲望合奏的交响乐,那么你自己就是乐队指挥。
你要清楚主旋律是什么,哪些应高音,哪些该低调,何处悠扬轻柔,何时急促磅礴。
演出是否成功,全看你指挥的艺术。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