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隋唐演义》的人,一定对王世充这个人不陌生。
在李渊接受隋炀帝的孙子隋恭帝的禅让的时候,王世充那边也从不知道什么地方找出了一个姓杨的宗室来,将之立为“隋恭帝”
,所以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隋恭帝”
。
当然正史只承认李渊这边这位隋恭帝,但王世充也自己搞了一次禅让,从他自立的“隋恭帝”
手里接受了禅让,当了几天皇帝,结果没多久就被李世民灭了。
从王世充往后,禅让制也越来越不像话了。
首先不像话的就是朱温,我特别讨厌朱温。
在所有中国的农民起义领袖里,我个人最讨厌的就是吃人肉的黄巢,黄巢行军的时候随军带着几十万的百姓,每当到了要吃饭的时候,他就让手下的士兵拿大舂把百姓舂成肉泥来吃。
黄巢就是这么残暴无度的人,朱温是他手下的大将,最后朱温背叛了黄巢,投降了皇帝,皇帝为了奖励朱温,赐他叫朱全忠,还让他当了节度使。
在唐末,各种事情基本上都由节度使说了算,而且这个职位还是可以世袭的。
最后朱温从唐朝手里禅让来了大梁,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朱温的禅让已经非常勉强了,毕竟他是军人出身,禅让的时候恨不得照着前朝皇帝踹两脚,让他快点把皇位让给自己。
而朱温之后的两次禅让就更为可笑了,分别是郭威从后汉禅让到了后周,以及赵匡胤从后周禅让到了宋。
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两次可笑的禅让的细节。
首先,这两个人在禅让之前都没有权倾朝野,既没有被封公,也没有被封王,后续的赐九锡、剑履上殿也都省去了,郭威曾任枢密使,赵匡胤只不过是禁军的统帅。
五代十国时期为了防备唐末节度使权力太大的问题,军制变成了禁军制,所有的军队都集中到中央来,叫作禁军,所谓的禁军统帅,又叫作殿前都检点,赵匡胤曾任这个职务。
郭威和赵匡胤并不是宰相,也不像当年的曹家和司马家一样有权力,所以他们要夺取权力,速度必须要快,根本没有时间三推三让,也没有人配合他们推来让去的。
郭威本身和他的柴皇后两人跟后汉是有着血海深仇的。
后汉的前一个皇帝杀了郭威家的几十口人,把脑袋都砍到筐里,送到郭威面前,郭威当场吐血昏厥,他这个人很容易昏厥。
但虽然有这样的深仇大恨,郭威一开始也是不想篡权的,因为他总是想做一点儒家的事情,最后他打进汴梁城的时候,还立起了一位小皇帝,不自己主动篡权,而是想让小皇帝禅让给他,他来受禅让。
赵匡胤也是用同样的方式受禅。
先是北方的契丹打过来了,需要禁军出城抵抗,结果禁军出城刚走到澶州这个地方,全军停了下来。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澶渊之盟”
,又叫“城下之盟”
,可见澶州这个地方离汴梁城有多近,顶多也就100里。
禁军不走了,因为正对着郭威的马头的地方,突然升起了一股紫烟,于是全军鼓噪,所有人都说这是祥瑞之兆,怂恿郭威当皇帝。
郭威坚决拒绝,不肯篡位,甚至他干脆躲起来了,躲到一个小院子里。
于是,他手下的军官们就开始爬墙,冲进去抱住郭威,逼着他当皇帝,还扯了一块黄旗给郭威裹上了,结果郭威又当场昏过去了。
这些都是正史的记载。
我最想不通的是像郭威这样的人,就算躲进一个小院子里,身边怎么也连个侍卫都没有?居然就被军官们裹着军旗逼上了皇位。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