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是,在聊天室里被赋予了基本权利——匿名性,但是这里没有。
不单是本人,连父母的名字都不是秘密。
这个叫作匿名性的怪物……世上的人们大多相信,这种匿名的做法会暴露人的本性。
问题是,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我能够匿名做什么事情,我绝对不想暴露真实的自己,相反,我一定会扮演一个夸张得不能再夸张的虚假的自己。
在当今世上,“真实地活着”
这种风潮似乎变成了美德,对于那种真实的人,我的脑子里只会浮现出“慵懒而疲沓的活物”
的印象。
说不定小琴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要想在这里好好生活下去,只有自发扮演最适应这里的自己。
恐怕这里并不要求具备严肃的演技。
倘若想要从事严肃的表演事业,就只有离开这里,去文学座或是剧团“円”
那样的地方了。
打个比方吧。
在这里生活的我,可以说是我创造出来的“用于这个房间的我”
(“用于这个房间的我”
不接受那种严肃的东西),因此,实际上的我,并不在这个房间里。
我想,和住这里的房客(良介、小琴、直辉、萨特鲁)友好相处的恐怕是“用于这个房间的我”
吧……同样,住在这里的他们(良介、小琴、直辉、萨特鲁),也很难说不是和我一样,在制造“用于这个房间的自己”
吧。
假设是这样,那么就等于他们实际上并没有生活在这里,就是说,这个房间里没有任何人居住。
倘若这是个无人居住的空屋子,就不必介意了,也就不需要特意制造“用于这个房间的我”
了,我就能够作为我大大方方随心所欲地生活了……不对,之所以能够大大方方随心所欲地生活,是因为这个房间是个空屋子。
不过,要让这里成为空屋子,就需要“用于这个房间的我们”
的存在。
换句话说,能够制造出“用于这个房间的我们”
的,说到底只有我们自己,因此,最终在这个房间里,肯定会有睡相难看的良介、一天到晚看电视的小琴、一大早就喝蛋白饮料的直辉、年纪轻轻就喜欢吃羊栖菜的萨特鲁,还有这个我,构成令人窒息的满员状态。
实际上,虽是满员状态,实则空无一人。
不过,正因为是空屋子,所以才是满员状态……我也说不清楚。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