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开业那一天,鞭炮放了十几挂,舞过狮子拜过财神,三盘六供依次排放整齐,最后是店东古平原亲手揭开匾额上红布,蘸着浓浓的墨汁,将“平记”
的“记”
字上面空着的一点填上,便是开张大吉了。
这店虽小,是古平原自己开的第一家买卖,他心里不能不激动,呆呆地望了半晌,回想这几年的遭遇,一时间真是五味杂陈,滋味难辨。
但是大喜的日子不易多想往事,他很快回过神,指挥着弟弟和伙计招呼客人。
周围围了不少人,看热闹的也有几十个,可是大都是等着看笑话。
本来嘛,杂货铺卖油盐酱醋针线碗筷,这些东西一定有人买,甭管有没有老主顾,只要老实做生意,不愁没有买卖。
可是“平记”
用大笔的银子进缆绳,这种生意经谁都没听说过,缆绳这种东西老百姓哪有用处,这姓古的也不知发什么疯,偏偏进这种货,看来他今天是开不了张。
也有不少人进店逛逛,发觉除了缆绳,还有不少跑船的应用之物,像船上生火做饭的铁架锅,修补船帆的大号针线,这些都不是寻常杂货铺能用上的,不免就有人冷嘲热讽。
“这店开错地方了吧,开在码头上还差不多。”
“莫非是五行缺土,非要把水路上的店开在山里。”
说的人越来越没有顾忌,笑声也越来越大,古平文面皮薄,红着脸在旁尴尬地站着,两个伙计见没生意可做,鼓着腮帮子站着,反正东家不急,自己当伙计的也不必着急。
古平原却始终颜色不变,脸上笑呵呵地,冲着进店的顾客拱着手,眼睛却不时望向街上。
就这样过了大概一个时辰,一个正经来买东西的人都没有,古平文自觉又羞又臊,甚至有些埋怨大哥。
正在这时,古平原眼睛一亮,冲着街上的一个人走了过去。
“这位老哥请了。”
他冲人家拱拱手,那人也赶紧回礼。
“你们这儿是不是有家平记杂货铺啊?”
“这话可巧了,鄙人就是平记的东家。”
“哎,那我问一句,你这儿有没有缆绳?”
还真有人来买缆绳,一句话问得周遭众人睁大了眼,古平文还当自己是听错了,想了想没错,问的就是缆绳。
他深怕放走了这个主顾,赶紧从柜台里出来迎了上去。
“有,有。
您要多少有多少。”
那人说了个尺寸,古平文便带着他往后院去截,伙计也赶紧跟了上去。
“嘿,还真有人跑到镇上来买缆绳,啧啧。”
有人咂着嘴。
“芥菜子掉在针眼里——碰巧而已!
他要是还能卖出一条去,今天中午,你随便挑地方,我做东。”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