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南郡襄阳。
刺史府内。
一身高八尺,身形雄伟,面相宽厚的中年男子,满脸愁容的看着手中战报。
他摇头叹息,差人喊来蒯良、蒯越,和荆州军统帅蔡瑁。
“诸位看看吧,宛城送来的战报,张绣战败,西凉军降了曹操。”
三人看完战报,蔡瑁率先跳出来,指着地图说:“我荆州兵精粮足,曹军远道而来,粮草必然不足,可发兵占据新野,据城坚守,拖上一些时日,曹军不攻自破。”
蒯良、蒯越对视一眼,皆不认同蔡瑁的想法。
“曹操来此,是怕我等在他讨伐徐州时,偷袭他的许昌,只要主公和曹操制定盟约,不攻打他的许昌,便可使敌自退。”
“哼!”
蔡瑁和蒯家向来不和,加上蒯良反对他的意见,当即出言反驳,“曹操亲率十五万大军远道而来,岂会因为一纸盟约,就此退兵?”
刘表沉思良久,挥手打断几人的争辩。
蒯良说的不错,曹操主要目的,是想扫除后顾之忧。
但蔡瑁说的也对,以曹操的性格,他如此兴师动众,绝不会空手而归。
“谈和是一定要谈和的,不过未战先怯,未免会被天下人耻笑,传我将令,集合十万将士,我亲自挂帅,蔡瑁、文聘为副将,蒯良、蒯越为军师,北进新野,抵御曹军!”
几人见刘表决策已定,便不再相劝,纷纷回去做好战斗准备。
荆州十多年没有遭受过大的战乱,加上刘表治理有方,单凭南郡一郡的粮草库存,足以支撑十万大军征战一年。
再加上襄阳到新野,有条河流,名叫淯水。
运粮可直接走水路,不仅速度很快,又能省下运粮路上的一大笔开支。
荆州水军举世闻名,天下无敌。
刘表等人丝毫不惧,那些旱鸭子曹军会来截断粮道。
“安啊!”
曹操听完郭嘉的汇报,猛地把手中饭碗倒扣在桌子上,“刘景升哪里来的胆子?竟敢率军进入新野!
来人!
传众将到太守府议事。”
郭嘉等传令兵出去,拱手帮曹操分析出刘表的动机,“奉孝以为,刘表应该没有和主公开战的心思,他是想守住新野,等主公粮尽退兵时,再行议和。”
“那就不奇怪了,那就不奇怪了。”
曹操释然一笑,把桌上的小米,重新扒拉回碗里。
曹操原以为刘表是要和他开战,不过仔细一想,刘表区区守户之犬,绝对没有胆子和他开战。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