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正向视角。
生活中你也常会看到这样的例子。
有些人善于鼓励他人,因为他们能将客观“特点”
正向解读成主观上的“优点”
。
明明是腿粗屁股大,却解读成“腰臀比例好”
“肌肉比例大证明基础代谢高,利于减肥”
。
事实证明,这样的正向激励能避免沮丧和紧张带来的暴食冲动,既是更健康的,也是更有效的。
第二,是帮助我们严格管理自己的“关键他人”
。
很多人减肥,是因为在意身边人的眼光。
然而,如果别人觉得你胖了你就想减肥,那别人觉得你已经瘦下来了,你又会如何呢?原本的动力还存在吗?这样的做法,就好像是把行为的启动按钮放在别人手里,让开就开,让关就关。
虽然“在意他人的评价”
也是极其强烈的行为动机,有其合理性,但是你要注意,别人对你的关注,不可能一直是紧绷的。
你的预期是要减掉10斤体重,可你身边的人不可能直到那时才注意到这一点。
所以当你成功减掉3斤时,一定会得到很多称赞,那这时,你是不是会调整自己的目标,觉得现在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呢?所以说,由于他人经常会中途改变对你的评价,你在最开始,就要找到能够严格贯彻某个标准的“关键他人”
。
在减肥时,只有健身教练才具备这样的专业性。
他们会拿着你上一次检查的身体指标报告,跟你的现状和预算目标反应比对,告诉你什么地方要加强,什么地方要保持,什么地方要调整。
当然,这样的做法,如果换成是普通朋友,你可能只会觉得对方很“毒舌”
,对你横挑鼻子竖挑眼。
这种人,古代叫“诤友”
,也不是人人都消受得起的。
不过现代人有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互助小组”
,双方约定好,只在特定事情上充当对方的“诤友”
,比如读书、健身、兴趣活动等。
这样,就能做到严厉而不伤感情了。
TIPS:
小学问:我们都活在他人的眼光中,所谓自律,不是不计较他人的眼光,而是要找对“关键他人”
。
这就要求既要有正向反馈,又要严格管理。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