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陀住世的那个时代,有一天,有一个婆罗门外道,来找佛陀讨论问题。
这一位婆罗门问道:“我不问可以说得出的东西,也不问不能说的东西,那么,请问佛陀,那东西是什么?”
佛陀听了以后,一个字也不回答,话也不说,只在他的座前坐下。
婆罗门看了佛陀的举动,赞叹地说:“佛陀大慈大悲,一听我不会的问题,就解开了我的疑云,使我得以开悟。”
说完就合掌顶礼告辞而去。
在佛陀身旁的阿难尊者感到非常奇怪,就问佛陀:“那外道究竟领悟了什么呢?竟然那么高兴地离去?他所问的问题,佛陀一个字也没有说,一句话也没有回答,他为什么就能了然于心,就能得到开悟?”
佛陀回答阿难尊者说:“开悟这一回事,就像世上最好的马;它只要看到骑马的主人鞭影一挥动,就知道要走。”
佛陀这样的回答,就是说外道之所以能够那么善于体会,何况我们参禅的人应该举一反三。
在禅门里面,要语默动静之间都能入禅,不问可以说的,不问不能说的,那是什么东西呢?那是诸佛之本源,那是众生之佛性。
所以佛陀以一默而晓示。
就如佛陀当初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
,和大迦叶所谓以心印心。
佛陀示禅,不把底牌揭开,要让每一个人自己寻找,所谓“世间好语佛说尽”
。
什么是世间的好语?佛陀一默而已。
有时候您千言万语,都是题外话;有时候一句话不说,那一默就是把所有至理都明白地表示出来了。
那到底选择千言万语,还是沉沉一默?随缘即可。
任何事,要尽力,但不要强求。
尽力者,就是全心全意去做事,拿出最大的诚意、最大的能力,将自己能做的做到极致。
不强求就是不要抱有太多幻想,觉得自己做了就一定能成。
尽力是我们的本分,能否成功是我们的缘分。
不要用自己的本分去苛求缘分。
如果一味追求成果,为它吃不香、睡不好,反而适得其反。
言说也是一样。
凡事说到即可,不要强迫别人一定认同。
很多时候,反而是这不强人所难的说道,更容易达到效果。
那些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发表一下见解,又觉得自己的见解乃是真理,别人稍有不同意见便起而反驳,喋喋不休者,最是让人厌烦。
该说时说,该做时做,说该说的,做该做的,才是人生的真正态度。
不要为了强迫别人信任自己就说个没完,也不要内心认定别人不会听就一言不发。
话不在多少,在于说到了该说的地方。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