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看了,脸上现出欣赏的神色,放在一边,说道:
“龙图阁大学士,你补充的这一点很有理。
我大宋之所以能消除权臣,也是因为科举制的施行,培养了大量的文官集团,消除了世家豪强对权力的世袭垄断。”
这些话语,立即同步出现在了光幕之上。
宋仁宗看着光幕,思索了一些,有些不忍地说:
“有些话,朕的确是不当说,但细细想来,真实的情况不能视而不见。
在两汉魏晋时期,世家豪强的力量,是国家不可或缺的组织力量。
弘农杨氏、汝南袁氏、河东裴氏、江南的王谢陆张大家族,以及数不胜数的豪门望族,他们互相联姻,抱团发展,经常与皇权对抗。
可是,自从隋炀帝开创了科举制度以后,世家的力量开始被削弱。”
大隋位面,
正在江东看着铜镜出神的杨广,抚摸着有些虚肿的面颊,内忧外患之下,严重的失眠使他有些神思恍惚。
此时,天下各地的造反,已经遍地狼烟,李渊不久前占据了长安。
“多好头颅啊,会被谁砍掉呢!”
对着镜子伤感了一阵,抬头看见精致的光幕,杨广的嘴角浮现出一抹苦笑。
“宋仁宗,了不起的宋仁宗啊!
千古之下,只有你才是朕的知音啊!
李渊、王世充、杨玄感、李密,他们难道都是为了天下苍生在造反?
不,不是的。
是因为朕的科举制,动摇了他们垄断权力的根基,侵害到了他们的利益。
否则,他们吃喝不愁,不用去挖大运河,不用上辽东作战,何苦提着脑袋造反?
各位帝王们,就我所知,从陈胜吴广开始,咱华夏历史上的造反者,都是一些没有生路的贫苦农民。
偏偏是在朕的大隋王朝,涌现出了一帮造反的贵族。
贫民为了生存而造反,杨玄感、李渊、李密等人为了世家利益而造反,这是朕的不幸,因为他们家业深厚,的确很难抵挡。
朕的时日,想必是不多了。
令朕欣慰的,便是在千年之后,朕开创的科举制已经大放光彩,彻底消除了世家豪门。”
看到光幕上杨广发出的消息,大唐位面的李世民面色肃然,内心却是咯噔一下。
杨广说的没错,大隋的灭亡,的确是贵族内部的一场权力交替。
杨广做的也没有错,因为世家豪门的权势太大了,早就威胁到皇权的稳定性了。
因此,在李世民称帝以后,也是大力实施科举制。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