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此时,贺知章已经去世了,李白回想起这位可敬可亲的前辈,潸然泪下。
不过,贺知章在他人生快走到尽头的时候,脸上一直是带着笑的。
天宝三年,八十六岁的贺知章得了一场病,在梦里,他到了天帝的居所。
醒来之后,他上表玄宗,请求辞官回乡当道士。
唐玄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为他修建了一所道观,起名“千秋观”
。
贺知章离开京城时,皇帝命令百官在城外设帐为他送行,并赋诗为他饯行。
可是,这个前朝廷大员回到家乡的时候,似乎并没有跟别的官员一样,衣锦荣归,声势赫奕: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也许只有贺知章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句子吧?回乡之后,他不是摆出一副前朝廷大员的样子,前呼后拥鸣锣开道,而是逗弄村中小孩。
面对这须发苍苍的老爷爷,孩子们更不怕生,居然笑嘻嘻地问他自何处来,八十六岁老人的心,和垂髫孩童的心一样澄澈,一样纯真,一样美丽。
回乡不久,贺知章以八十六岁高龄去世。
这个年龄在唐代诗人中是少见的,也许,这与他的“狂”
是有关系的。
因为他的“狂”
不是狂妄,更不是疯狂,而是率性,是真实,是潇洒,是淡定,是从容。
超越了名缰利锁人世纷争,以最清亮的眼光来看世界,这样的人,怎么会不长寿呢?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