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情怀总是诗李端-《在唐诗里孤独漫步》

少女情怀总是诗李端(第2页)
🎁美女直播

钱起等人始叹服。

《唐才子传》说李端不好宦达,居终南山草堂寺,弹琴读《易》,登高望远,神意泊然,颇有些仙风道骨,可是这首《鸣筝》却殊无方外气象,而是一首生活情味很浓,小巧可爱的小诗。

整首诗区区二十个字,但却轻捷洒脱,寥寥数语,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线条流畅、动态鲜明的人物速写图。

(傅德岷?卢晋主编《唐诗宋词鉴赏词典》)中国诗歌往往以连续的镜头推移和转换,为我们展示出一幅随着时间流动的完整的画面。

诗歌的第一二句就是一组连续的特写镜头:装饰精美的乐器,轻拂着琴弦的玉手,镜头逐渐推远,我们看到,弹筝的是一位美丽可爱的妙龄少女。

虽然诗歌无法传达出乐音,但是从“金粟柱”

“素手”

的描写中,我们似乎已经可以感觉到乐音的美妙和动人。

而诗最传神的是后两句:“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据《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记载,周瑜任建威中郎将的时候年仅二十四岁,年轻有为,雄姿英发,人皆称之为“周郎”

而且周瑜绝非一介武夫,他不仅精于军事,还精通音乐,这样的小伙子当然是年轻姑娘们仰慕的对象。

估计周瑜在音乐上也是有些审美洁癖的,据说他听人弹琴,只要听到弹错的地方,就会直接给人指出,当时的人们就传说“曲有误,周郎顾”

据说,小乔当时仰慕周郎,但无由得见,于是在一次周瑜路过自己家门口时故意弹琴出错,引得周郎亲自指出,于是竟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

清代徐增《而庵说唐诗》对这句的解释是:“妇人卖弄身份,巧于撩拨,往往以有心为无心。”

似乎弹筝女子误拂弦是为了卖弄邀宠。

这种不懂风情的道学先生的解释让人啼笑皆非:若是卖弄,当尽显才华手段,弹得精美绝伦方合情理,哪里有故意弹错“卖弄”

的道理?其实,这句诗表现的应该是少女的微妙心理:希望遇到自己心中的周郎,但是又碍于女子身份,不可明言。

于是时时误拂,希望能够引起心上人的注意。

女孩子的心思是如此急切,如果不能以自己的美丽来打动心上人,那么暂时以自己的“错误”

来吸引他,也是值得的。

这样寻觅知音的苦心,固然不是书斋里的老先生们所能领会的。

少女情怀总是诗,而要参透这诗一般的情愫,没有诗一般纯净的心灵,没有诗一般浪漫的眼睛,怎么可能呢?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