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敦儒(1087—1159),字希真,洛阳人。
绍兴五年进士,曾任两浙东路提点刑狱。
后附秦桧,任鸿胪少卿。
桧死,敦儒亦罢官。
晚住在浙江嘉兴。
有《樵歌》。
卜算子[1]
旅雁向南飞[2],风雨群初失。
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3]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4]忧相逼。
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1]本篇以雁作比喻,与中卷苏轼《卜算子》词作法似相近,却反映出北宋末动乱的状况。
首句即喻南渡事。
[2]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阳月南飞雁。”
[3]“汀”
,平水。
《说文》:“汀,平也。”
[4]“矰”
,短箭。
“缴”
,以生丝系矢而射,亦称弋射。
《淮南子.修务训》:“衔芦而翔,以备矰弋。”
李白《鸣雁行》:“畏逢矰缴惊相呼”
,即本词下片意。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1]。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2]。
中原乱,簪缨[3]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4]。
[1]清秋时节,倚楼西望。
[2]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3]指当时衣冠人物。
[4]扬州在宋南渡时屡经兵乱,详下姜夔《扬州慢》注[10]。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