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转过身,望向群臣,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诸位爱卿,自古以来,我华夏儿女便以探索未知、勇于创新为傲。
今日所见,虽超乎想象,却更激励朕心。
朕欲下诏,广开才路,不拘一格,招募天下能工巧匠、博学之士,共研此等飞天之术,以求我大唐亦能翱翔寰宇,探索天地之奥秘。”
房玄龄闻言,立刻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圣明,此等壮举,实乃我大唐万世之基。
臣愿领命,主持此事,遍访天下,汇聚英才,共谋飞天大计。”
杜如晦也紧随其后,补充道:“陛下,飞天之术,非一日之功。
需有长远之计,方能成其大业。
臣建议,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研发飞天器械,同时加强天文观测,以观星象,察天时,为飞天之旅提供指引。”
李世民听后,大为赞赏,他挥手示意,声音洪亮:
“好!
就依二位爱卿所言。
朕即刻下诏,设立‘飞天司’,由房爱卿总领其事,杜爱卿辅佐之。
望尔等不负朕望,早日让我大唐的旗帜,飘扬于九天之上!”
随着唐太宗的一声令下,大唐帝国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
在房玄龄、杜如晦等贤臣的推动下,飞天司迅速成立,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能工巧匠与博学之士。
他们夜以继日地研究、试验,从最初的简陋模型到后来的复杂机械,一步步向着飞天梦想迈进。
但受限于时代,他们无法真正实现登月。
……
张洋手指一划,刷向下一个视频:
【南水北调工程,到底有多伟大?】
…………
大明位面。
宋应星站在他那简朴而充满书香的书房内,目光紧紧锁定在天幕上。
‘南水北调?我国自古南方水多,洪涝成灾,北方水少,沙漠戈壁,干旱异常,如若能将南边水调到北边自是极好的,可这种想法我是连想都不敢想的,这非神仙难为啊,要将水从南调到北,怎么可能呢?
……
【南水北调工程,这一横跨中国南北的宏伟壮举,宛如一条巨龙穿梭于山河之间,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利工程奇迹。
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在水利技术上的巅峰成就,更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勇气璀璨夺目的展现,其伟大之处,足以跨越时空,成为永恒的记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