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好。
养人!”
老李吃了根萝卜,脆响,然后说:“唐主任,冷主任这回去还来吧?”
“怎么了?谁说他不来了?”
“没人说,我自己这么猜的。
驻京办都要撤了,他还来干什么?何况他真在,也做不了事。
还不是唐主任你一个人扛着。”
“话不能这么说。
他还是要来的,至于驻京办什么时候撤,还得等通知。”
“再等通知,也不会挨过7月19号的,那不是文件中的最后期限吗?”
“也是。”
老李不说话了。
老李在驻京办,唐天明除了他每月在湖东拿的工资外,另外给他1000元的补助,生活费全部免了。
这比在家里着实要稍稍好一点儿,另外,驻京办这边,一年四季也还有些在京的湖东人士送些礼品什么的,老李也都有一份。
这不,要撤了,老李就得回去,收入上也就明显地减少了。
这是切身利益,老李自然得关心的。
7点,唐天明开了车子,慢悠悠地上路。
他不急,那边还在喝酒,早着呢。
春天的北京,白天几乎看不见天空高处。
沙尘永远停留在那儿,仿佛钉住了似的。
到了晚上,抬头,天幕竟然是蓝色的,灯光往天空上辉映着,有些玄幻。
唐天明将车窗开了一点,风还有微微的冷,他猛然记起: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
叶老将军说过,要回湖东做一回清明的。
80多岁的人了,能再回几次故乡?
唐天明早在半个月前,就将叶老将军要回湖东做清明的情况给宗仁和李哲成分别汇报了。
两位领导高度重视,特别是宗仁书记,说一定要周密安排,不行的话,县里派人到北京,专程迎接老将军。
唐天明说这就不必了,老将军一向俭朴,搞隆重了,他反对。
县里只要做好接待,同时将叶老将军的叶氏家族的人好好地组织一下,到时叶老将军回来,看着叶氏家族人丁兴旺,和谐美满,就是将军最大的高兴了。
别的,不必要专门的做什么。
北京这边,驻京办会有人专门陪同,还有唐天明自己,也跟着回去的。
如果可能,老将军的孩子也将会一道赴湖东。
宗仁很快就召开了一个协调会,成立了一个专门接待叶老将军的工作小组,包括老将军回乡的食、住、行、看、听和报告,都一应作了安排。
前天,唐天明给老将军打电话,说了县里的准备,老将军很是高兴。
言语中,也听得出老将军有些激动。
归乡情更怯,人同此心啊!
车子开了快40分钟,到了天达集团。
远远的,就看见集团大门口挂着横幅。
唐天明也没来得及细看,现在横幅到处是,彩旗满天飞,谁还有心思去理会。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