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脑子里骤然闪现出陈林生的名字。
可转念一想,不对啊,这正是佳娴举荐来的,怎可能会出乱子?
“好了,我看还是让小韩再努力做做工作吧,希望这件事不要给我们的合作带来不良影响。”
陆俊麟似乎有意不让韩逍接着叙述。
“看这里挂着保龄球馆的照片,说来老朽我也算一介爱好者,这保龄球投掷对象是十个瓶子,你如果每次砸倒九个瓶子,最终得分九十分;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十个瓶子,最终得分二百四十分。
社会记分规则就是这样:只要你每次比别人稍微优秀一点,能再多坚持一会,就可能赢得更多机会。
这种机会叠加就是人生效应的逐级放大,最终造成人与人之间巨大的落差。
二位,我先走一步!”
临走前,陆俊麟竟然转过身向走在近前的韩逍投来一个高深莫测眼神,并用手轻轻地拍了拍他的左肩。
韩逍参不透这其中的缘由,只好面带歉意地送走了“未来岳父”
,回身准备继续接受藤井俊二的责难。
“藤……”
“不用再说了!
我要的是结果,一个好结果!
三天,要么给我个合理的答复,要么……你自己想清楚,现在就去把问题找出来!”
藤井极其没有耐心地对韩逍扬了扬手,像生锈的陀螺一般,转了个圈,一屁股栽进自己的高级办公椅里,彻底被埋在与他本人型号严重失衡的宽大写字台后面。
整整一天,韩逍都在打电话,从各个环节查找疏漏。
除了关键人物陈林生一直没接电话以外,其他情况他已经基本搞清楚了。
项目的确是由日方和中方投资人共同投资的代工新项目,需要借助日方的新技术和指标数据设计产品,然后在中国建代工厂,并按需为中国的指定客户生产金融设备。
最大的客户就是佳娴给韩逍引荐的陈林生,他是某国企的采购负责人,人脉很广且颇有神通。
他曾经跟韩逍承诺过,只要产品能设计出来,他负责采购合同,除了自己所在企业,其他有关联的集团公司都可以帮忙搭桥,有好处的话他所有的事情都能摆平。
而事实上,前期的合作洽谈的确很顺利,陈林生也帮了韩逍不少忙。
可厂子建起来了,技术引进和人员配备都到位了,日方还在此前的基础建设和关系拓展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说好的订单却迟迟没有到位,设计方案一直在拖延,确定不下来,原有的诸多承诺都没有按部就班地实现,眼看投入成本越来越庞大,日本总部终于开始怀疑项目的可行性。
尽管如此,韩逍还是觉得这件事的症结只是人脉关系没有处理妥当,只要找到牵扯这件事的要害人物,还是可以找到解决方案的。
直到晚上八点钟,韩逍本着“有利一起吞,有钱大家赚”
的方针,逐个摸了一遍导致项目停滞不前的所有相关人等。
这才贴着一脑门子官司,焦头烂额地回到家。
韩逍自以为拿出有利便可通天下的杀手锏,就能把这事在自个盘子里颠上一颠。
他哪里能想得到,整件事的背后其实都是陆俊麟搞的商业把戏,他这“未来女婿”
也不过是这盘棋局的一颗臭子儿而已。
回到家。
已然满室贤德静待。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