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年还要往上面刷油,所以才得以一直保存下来。
据说当时松赞干布娶了两个妻子,一个是大唐的文成公主,一个是尼泊尔的尺尊公主。
那时,大昭寺所在地还是一片湖泊,尺尊公主想在那里建一座寺庙,却总是遭水淹。
于是去拜托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推算出来整个青藏高原是个仰卧的罗刹女,大昭寺所在的湖泊正好是罗刹女的心脏,湖水是她的血液。
文成公主说想要建造寺庙,必须要填湖。
大昭寺里还供奉着十二岁的释迦牟尼等身金像,每年去拜这尊佛像的人非常多。
修葺寺庙的时候人们还会往这尊佛像的脸上涂厚厚的金粉。
所以现在这尊像要比最开始的时候脸要胖一些。
我和米佳宁跟着不同的旅游团,听不同的导游讲述关于那些朝圣者的故事。
这是最打动我的一个版本。
据说,那些从远方来大昭寺朝圣来的信徒,会在来之前变卖家当,牵着一头牦牛就朝着这个方向过来,路上艰难困苦,有的朝圣者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死在了路上。
死之前,他们把自己的一颗牙齿留给亲人,让他们把自己的牙齿带到大昭寺,塞进木柱的缝隙里。
因为他们认为,牙齿是身体中最坚硬最永恒的东西,一如他们的虔诚。
我们看着藏民们提着水壶,一路念念有词地走过来,往灯台里面添油。
附近的地上因为多年油滴的浸润而变得富有光泽。
这是多么执着的一种信仰。
而我心中一直不变的那个信仰,似乎在不知不觉间已经瓦解了。
我和米佳宁从大昭寺出来已经是下午。
我们在八角街附近的一个德克士吃了些东西。
出来的时候我们决定回旅馆。
但令人崩溃的是,我们迷路了。
米佳宁说,你看现在这么多人,咱们就跟着人群走就行了。
我说,好。
我们跟着前面的一群藏民走,觉得大家都健步如飞。
我和米佳宁一路小跑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我们竟然回到了原地。
附近小摊的摊主告诉我们,每天的这个时候就有大批的藏民绕着大昭寺顺时针地行走,似乎是叫转经。
我按住米佳宁暴捶一顿。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