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句话,‘时间就是金钱’,我不习惯闲聊。”
陈明眼没离书,嘴角微微抽动。
江老师一愣,深圳人的时间观念是很强,路边随处可见大块的宣传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学校办公室就标有“私人电话不超过三分钟”
,校长办公室门口则标着“来访不超十分钟”
等字样。
但这么一句话在这么一种场合下出自这么一位学生之口,江老师有点吃惊,也有点难堪。
“陈明,你能说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你对它的理解吗?”
江老师没有放弃,往陈明这边凑了凑。
陈明猛地抬起头,张张嘴,可没有出声,即刻,又低下头。
江老师说:“你什么时间愿意和老师谈,就什么时间来找我,我随时欢迎。”
陈明还是没吱声,默默地坐着,连江老师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
好久,他才瞥了一眼门口,露出极难捉摸的有些玩世不恭的神态。
陈明是地地道道深圳人,像绝大多数本地人一样。
家境是阔绰的,自家盖了一幢四层带前后花园的别墅,存折得用七位数来计算,父亲早年干过走私什么的,后来有了钱便洗手不干了,开了家公司。
陈明上面有三个姐姐,都己出嫁了。
陈明最小又是男孩子。
宝贝得不得了,但陈明和许多当地孩子不一样,他不喜欢父母和姐姐他们的生活方式,总觉得浅得很。
他从小书就读得好。
八十年代后,内地人大量涌入深圳,班上几乎每天都有新同学。
老师告诫大家,现在来了许多好学生,大城市重点学校来的,厉害得不得了。
深圳本地孩子与之相比就像井底之蛙,要与强者竞争,必须付出双倍的努力。
老师的话在陈明幼小的心灵里打下深深的烙印。
起初仅仅是为了替本地小孩争口气,渐渐,他确确实实喜欢上了学习,特别是数理化——那些枯燥无味的公理、公式、定理、定律,学起来竟然很神。
而且使人老练起来。
课堂上老师要照顾到大多数,只能按教材讲。
陈明常常觉得“吃不饱”
,就自己买了好多参考书来看。
有人发现陈明差不多是一天换一本参考书,眼镜的度数也一百一百地增加。
他天赋好又很用功,成绩在同学中一直遥遥领先。
每学期学生手册上的分数是他最大的慰藉,是他耀人的光环。
可是有一件事对陈明冲击不小。
中考结束了,许多学生如释重负,不管考好考坏,反正是给爸爸妈妈考过了。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