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这节课自由发言-《花季雨季》

第十章 这节课自由发言(第2页)
🎁美女直播

林晓旭刚说完,谢欣然便说:“我们写这些作文过于模式化了,写一个好朋友,必定是一开始如何好,中间又必定有矛盾,什么搞坏了他的心爱的东西,他要我赔,什么他的好心我误会,结尾又是他要离开这个地方,送我一样东西什么的。

我深深地内疚及想念他;写一件事,比如做什么好事,必定又是‘我’一开始如何不想干,这时胸前红领巾迎风飘起,我想到自己是少先队员等等,然后我干了这件好事,心情很舒畅。

那么如果那天没戴红领巾岂不是就不做这好事了?我们从小就这样写,尤其是小学,就更千篇一律了。

外国学生的作文不一定有什么深度,意义也不一定深刻,但他们写文章很真实,有自己的东西。”

“我们喜欢写点自己的东西。

初中有一次,老师叫我们自由作文,结果这次作文质量比哪次都高。”

林晓旭又接着说。

“要想提高写作水平,不能光靠课堂。”

“还记得咱们学过的那篇《一件珍贵的衬衣》吗,我觉得太小题大作了。

总理把人家衣服搞坏了赔一件,这是正常的。

也是应该的,干吗那么大肆渲染!”

“说真的,我觉得咱们的教材挺‘左’的,虽然改了好多次,可还是换汤不换药,现在都是市场经济了,政治课本里还是计划经济,也太跟不上时代步伐了,而且它对资本主义的评价也太片面了。”

渐渐地,同学的话题跳出了课本,谈起了他们感兴趣的作者和作品。

“我不喜欢朦胧诗。

记得一家诗刊曾登过这么一首《网》,全文密密麻麻的就一个字‘网’,这也叫诗?未免太朦胧了吧!”

萧遥说。

他从小读了不少古诗,崇拜李白也喜欢杜甫。

最喜欢的还是“鬼才”

李贺。

“我觉得还是唐诗宋词好,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都写得很绝,比起现在的许多诗来,不知强出多少倍。

有些现代诗,不读三遍不知它说什么,三遍后才知道其实它什么也没说!

“现代诗与古代诗各有千秋,看不懂才有味呢!”

“朦胧不意味晦涩!”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如果你没有非凡的才华,最好不要去写诗,好诗都给唐朝人写光了。”

“罗兰的作品好,清淡,意境却是浓浓的。”

“写当今中学生的书太没劲了。

原先是没人写,现在一哄而上,一大堆人写,不是早恋,就是代沟,好像中学生除了早恋,与老师和父母闹别扭就不会别的。

其实当今中学生渴望与追求很高。”

“我倒认为中学生活没什么可写的,平淡无奇,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作家也没有什么素材。”

“同类项合并:大学生‘天之骄子’,小学生‘祖国的花朵’。

中学生呢?唯一能挂上钩的是早恋。

这可不是我说的,是报纸上写的。

不过,中学生‘拍拖’是挺严重的嘛!”

余发边说,眼睛边瞟王笑天和刘夏。

“可这毕竟不是中学生活的主流。”

欣然说。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