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消逝的青春 男同学死了-《我们连孤独都不曾拥有》

第四章 消逝的青春 男同学死了(第3页)
🎁美女直播

车门就关了,男子只好退回来,等下一列车。

张东站在地铁门玻璃前,看着里面这个还有2个月就32岁的自己。

十几年前,他也曾是坐在教室里的少年,跟当年的李佳永一样。

张东记得李佳永挺爱笑的,有一对浅酒窝,脾气很温和。

李佳永数学也很好,每次走进教室都能看到他趴在课桌上做题。

后来李佳永在附近小城读大学,毕业后,留在老家工作,做策划,拿着微薄的薪水。

张东还知道一点,他是独生子。

这是张东对李佳永所有的记忆。

那他自己呢?他试着去回忆在家乡读书的那几年。

也曾享受过青春年少的高中时代,在那个农村中学,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学了计算机专业。

毕业后辗转来了上海,做着底层程序员的活儿,换了几份工作,现在在漕河泾一家互联网公司,薪水还算可观。

这期间,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

妻子跟他背景相似(没什么钱)、三观相合(不怎么折腾),很快两人结婚生子。

婚后这3年,他们搬了3次家。

也想过在上海郊区买一套小房子,但凑不出的首付让他们望而却步。

也想过把攒下的三十多万元拿到老家买房,不过离了北上广,张东知道自己找不到合适的软件开发工作。

他跟妻子商量着,先攒钱,等到孩子上学的年纪,如果那时钱够买房了,就留在上海,如果不够,就选二三线城市生活。

明确的计划,清晰的未来。

张东也为了这个目标默默努力着。

他不敢再随意辞职,一天不上班,就损失几百元。

也没有什么特别花钱的嗜好。

为了省下孩子的奶粉钱,他宁愿少吃一两顿大餐。

他的生活单调乏味,千篇一律,跟全上海成百上千万人一样。

只是他有时候会想,生活就只能是这样吗?仿佛所有人都被教育着毕业后要走相似的路。

是谁规定毕业后一定要用这种方式过一生的?不停地工作到退休,赚钱还房贷到老。

跟一个人结婚,生孩子,成为父亲。

在老家,特别是在那群老同学面前,他是被羡慕的对象。

名校毕业后,扎根在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上海,他是这个城市的精英。

每次想到这里,张东就在心里冷哼一声:都是屁,也就是一个外来务工人员。

真正的精英是不挤早高峰地铁的。

张东翻开李佳永的朋友圈,想找寻一些过往。

李佳永几乎每天都更新,最新的一条动态,停止在中秋节前一天。

这3个多月,没有同学注意到他异常的停更。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