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悬挂在枝头的马皮对那哭声起了反应,自行飞动,落下来裹住女儿的身体,飞上天去了。
远野镇上流传的版本又不同:
以前某个乡下地方住了一对父女。
女儿嫁给了马。
父亲盛怒不已,把马绑在桑树下杀掉了。
女儿悲痛欲绝,剥下死马的皮,用那皮造了小舟,操着桑木做成的船桨出海去了。
但女儿仍哀痛不已,最后终于悲伤至死,尸身漂流到某处海岸。
传说从那艘马皮舟和女儿的尸首冒出来的虫就是蚕。
土渊村一些地方流传的版本,又有些不同。
直到父亲杀马的部分都一样。
女儿看到父亲杀了马,悲痛已极,说:
“事已至此,我不能继续待在这个家了,但我会安顿好爹往后的生活再离开。
春季三月的十六日早上,请爹在黎明起床,看石臼里面。
里面的东西应该可以养活爹。”
然后便随着马的尸首一起飞上天了。
到了那一天,父亲照着女儿说的看石臼,发现里头冒出许多有马头的白色小虫。
父亲用桑叶喂养那虫,据说这就是养蚕的开始。
七十九
远野地方的御白神祭典,主要在正月十六日举行。
唯有此神,祭祀一事称为“游乐”
。
像是山口的大同家,祭日当天,该户人家的御白大人的众养子会从各地带着大镜饼(译注:做成扁平圆状的年糕,因肖似镜子,故称镜饼。
一般大小两个重叠在一起,拿来供奉神明)前来。
清晨,从幽暗的内厅佛坛取出熏得漆黑的旧箱子,由该户人家担任斋子(译注:イタコ[itako],日本东北地方的巫女,能降灵为死者或远方生人发声。
属于巫觋宗教[Shamanism]系统。
因有别于日本神道教之巫女[miko],故译为斋子)的老奶奶亲手打开,取出一年只有这一天能见光的神明。
被取出的御白大人由集合而来的养女和妇女穿上崭新的红花染布,并施以一年一度的化妆。
头部要扑上白粉,但如果家里没有白粉,养子也没有带来,有时也会把米粉溶入水中,代替白粉涂抹。
御白大人换好衣裳,头部抹上白粉后,便被摆饰在神坛上。
接着用养子带来的镜饼做成红豆麻糬,供奉神明。
养子们也会一起分享这些红豆麻糬。
御白大人特别喜爱红豆食品。
供奉完红豆麻糬后,就进入御白大人的游乐时间。
斋子老奶奶慢慢地拿起神体,使其游乐。
唱着自古流传的御白大人游乐的歌曲,令御白大人活动。
这些歌曲先是陈述神明的由来,告慰神明,然后由会唱的女孩合唱一些短的段落。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