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先锋总兵祖大寿,统领山海关和宁远城两地全部关宁军,即刻赶往锦州城驰援,不得有误!”
其实早在崇祯赶到山海关前,袁崇焕就接到了自已的恩师、兵部尚书孙承宗的密信,在信中孙承宗已经和他说了崇祯要调动关宁铁骑为开路强军的事。
虽说崇祯的这次作战计划确实大胆,也采用了袁崇焕从未听说过的战法,后来他还曾独自一个人在沙盘上推算演练过。
最后袁崇焕得出结论,只要他麾下的关宁铁骑够硬、够能打,加之后方充足物资以及七万多京营将士的全力辅助,那次战明军是有八成胜算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两国交战一定的冒险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因此对于崇祯刚才下达的皇命,袁崇焕绝对无条件执行。
“臣!
末将!
谨遵圣命!”
袁崇焕、祖大寿既已领命,军情紧迫,二人便马上离开议事堂前去调动关宁军。
接着,崇祯又看向了孙传庭。
“孙传庭听令!
你马上让五军营接管山海关及宁远城防务,三千营和神机营则即刻随朕一起前往锦州城,另外你留在山海关坐镇,同时负责和京城的联系及军需调度。”
本来对于此次率京营北上辽东之行,孙传庭可谓充满了期待,率军和后金八旗军硬碰硬,这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
可现在皇上竟要率三千营和神机营只身犯险,反而把他这个京营统帅留在了后方,仅是出于对皇上安危的考虑,孙传庭就难以从命。
“陛下乃万金之躯、国家干系所在,不可轻临危险之地啊,臣是京营统帅,所以还是让臣率三千营及神机营支援锦州城,由陛下坐镇山海关吧。”
孙传庭那点小心思崇祯自然是一清二楚,其实这次崇祯也是想把孙传庭带到前线,并让他好好历练历练的。
可如今锦州城方向敌情不明,皇太极和八旗军主力均未出现,因此从全局考虑,崇祯也必须把孙传庭这位中军都督府左都督留在山海关,居中调度辽东军事和北方长城军事。
已巳之变的教训崇祯是知道的,虽说他已经下命让三边总督洪承畴、宣大总督卢象升以及喜峰口守将秦良玉时刻注视蒙古方向的动向,他怕的就是皇太极从北方突破长城,逼临京师。
“孙爱卿,不要在说了,朕意已决。
之所以把你留在山海关,只因你是个难得的帅才,我大明能打的悍将很多,但帅才却只有你一个。
且此次出关对后金作战风险极高,你不仅要替朕守住山海关这个咽喉之地,还要同时向西北调度喜峰口等地守军,务必要确保长城防线万无一失啊。”
这次崇祯并不是命令的口吻,而是情真意切的在和孙传庭商量。
关宁军三万人、三千营一万人、神机营一万五千人,共合计五万五千人。
这五万五千人可以算得上是大明仅存不多的精锐,又有崇祯这个皇帝御驾亲征,因此把背后托付给谁就显得尤为重要。
“陛下!
臣……誓死守住山海关,誓死守住长城防线!”
终于,孙传庭眼含热泪再三叩拜,能让皇帝如此信任,他就算战死了值了。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