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太金贵了,娘不敢穿。”
马宝梅穿着雪白貂裘,在镜子前转来转去,忽然眼泪就流了出来。
有时候她恍惚觉得这儿子不是自已的儿子,此时觉得一切又都那么值得。
“还是我儿穿吧,配上你这衣服架子,真是没的说,娘都老了。”
妇人要脱下袍子,却被刘学勤按住手,顺手揩去她眼角的泪,“娘,你不老。”
他觉得自已两世为人,欠了两个母亲太多。
“要么,给根号他娘吧。”
收下儿子一万两银票时她没手软,可这件衣服却令她不安。
“她们,以后我再买。”
刘学勤对大媳妇笑了笑,女人红皴的脸蛋越发红艳了。
哪怕是这么一句可能不会兑现的话,她都期盼了很久。
“说正事吧,是不是快要动手了?”
马宝梅的脸色突然冷了下来,儿子突然下山,可不会只为送衣服那么简单。
其实刘学勤真是专程为了送衣服的,见母亲发问,只好点点头。
“快了,你给堡子里的长老打好招呼,让他们随时准备着。”
也没啥好准备的,刘家堡的年轻人,几乎全都参与到教务里。
有的是道场弟子,有的做了教兵,还有在产业里管事的。
实在没本事,在厂里拧螺丝、搬砖,都有不错的薪俸。
已经很少有人种田了。
原先两千多佃农和新迁来的移民,共计一万,成了刘家堡的附庸,已经全数入了教。
杨寓和冯理编户齐民,将这些人分成十舵,从中提拔了十名舵主。
新作物到手,刘学勤再也等不及,在老营寨建了座小型玻璃温室。
将种子种了下去,已经开始育种了。
“这东西,真能有几十石的产量?”
玻璃温房的温度、湿度很高,姜阿宝穿着青衣青裤,活像根水灵灵的大葱。
她指着百多株玉米苗问道。
“不好说,选种、育种是个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刘学勤记得后世玉米高产者能达到四千斤以上,折合现在的三十多石。
但现在的品种是直接从美洲移植过来的,不可能有那么高的产量。
结合在劳改农场种茶叶的经验,他搞了些营养钵,自已配了营养液和土化肥,这又用到了凹凸棒石。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