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 满城尽带黄金甲-《大唐:给我二十年,还你全世界》

031 满城尽带黄金甲(第2页)
🎁美女直播

出于好奇,他便打算进入酒肆一探究竟。

恰在此时,从店里踉踉跄跄走出来一个醉汉,这人已经喝的酩酊大醉,走路不看道,差点撞上李承乾。

身后的侍卫见状,连忙挡在李承乾身前,将醉汉猛的推向一旁。

醉汉没站稳,被推翻在地又滚了几圈。

不过这个醉汉倒也没纠缠,骂骂咧咧的自已站起来,随即便七摇八晃的离开了。

侍卫想以不敬之罪将醉汉抓起来,李承乾猜测那醉汉是个落榜士子,也就没做计较。

待进入酒肆上到二楼,只见十几名士子各自落座,店中一人背手闭目沉思,似乎是在酝酿佳作。

靠窗位置有一名女子抚琴奏乐。

酒肆最内侧的墙壁刷一新,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诗词。

李承乾走近墙边仔细观看,发现满墙诗词都是辞藻华丽,言之无物的轻浮之语,实在不值一看。

南朝遗风。

李承乾忽然想起来,唐诗的革命性创新,还得等到三十年后的那帮人。

现在的诗坛风骨,还承袭着南朝以来的颓废懦弱和玩世不恭。

然而在墙壁最不起眼的角落里,李承乾却发现一首与整片墙壁格格不入的诗。

插句题外话。

诗歌起先是《诗经》的四言,后来到建安时期,五言诗逐渐成了主流。

后来不管是南朝山水田园诗,还是北朝乐府诗,都一直延续着这个主流。

一直到初唐时期,这种主流仍然被认作是天经地义。

只要能写出一首经典五言诗,那么就会被捧为才子大咖。

而那些做七言诗的,则会被当成是没文化,不懂诗歌的半吊子,诗坛笑话。

李承乾在墙角看到的这首诗,不仅是不懂诗歌的七言诗,而且字体还歪歪扭扭,潦草癫狂。

诗曰:《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最后落款是——曹州黄巢书。

盛唐开放包容,气度恢宏。

这首诗虽然看起来充满杀气,但是对于崇军尚武的大唐人而言,也不过是一首平平无奇的打油诗罢了。

而且现在才刚刚二月,他却偏偏写菊花,这跟时令也毫不沾边,也就更加被当成是不学无术的草包一个。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