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茂在公社算是老放映员,跟书记说明来意,书记当场拍案,尊重程太平的意愿,去留随意。
程太平祖上齐鲁人,厨子传家。
时局动荡,逃难到北平,并扎根在细山沟。
经过时间变迁,细山沟成立公社,他便借一手好厨艺在公社当厨子,时不时招待其它公社来学习交流的人员。
说好听点是来细山沟公社学习交流,实则就是几个公社书记一碰头,互相打秋风。
有正当理由大吃大喝,解嘴馋。
…
能进城,没人愿意在农村待。
农村看似自由,也没想象的那么好。
地里有啥就吃啥,看老天爷赏饭,没点手艺傍身,填饱肚子都是问题。
家家户户从年头到年尾看不到半点荤腥。
至于上山打野味,改善生活。
别闹,野味是你打的,实则是公社的。
就算私藏下来,光凭一锅水,盐舍不得多撒,油没有。
那味道只能说能补充营养填肚子。
跟好吃,完全不沾边。
许大茂提出安排他到轧钢厂当大厨,程太平想也没想就答应。
让程太平跟家里人说明情况,今天赶路回四九城。
许放映员要带程太平去城里上班,像风一样传遍公社,引的人人羡慕程太平。
纷纷感叹手艺人,到哪都是抢手货。
许大茂坐在公社大院,没等到程太平,反而等到一位二十五上下的小媳妇。
小媳妇走到跟前,先跟书记打个招呼,后对许大茂道:“许放映员好久没来咱公社,晚饭由我家招待吗?”
小媳妇知道许大茂不是来放电影,但她还是希望能招待许大茂。
因为许大茂在家吃一顿晚饭,留宿一晚,会给五块钱。
五块钱在农村就是一笔巨款,够她家苟延残喘好一段时间。
书记面色如常,一点也不惊讶。
这位小媳妇,是公社最苦难的几个家庭之一。
婆婆,男人双双病重,,她每天除了下地挣工分外,就是照顾两个病人,还有两个孩子。
公社不能帮助她家,也不能断了她的活路。
来下乡是带着任务,明天就要带程太平进轧钢厂。
许大茂拒绝道:“不了,等程太平过来,我还要赶回四九城。”
小媳妇泪眼汪汪看着许大茂,眼睛里揉杂各种感情,十分丰富。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