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全面延展,一蹴而就,竟直接将道学堂设立到了乡境之中!”
......
不会吧?!
竟然将道学堂开设到乡级之地,这得多吸纳多少修者?
此举又要耗费多少灵石?
这仍旧是那个贫穷至极的大明仙朝吗?
李世民完全无法想象,单单建造道学堂一项工程,便需耗尽多少灵石。
更别提还要包揽弟子们的修行所需,免除修习费用,最关键的是,居然还会给予弟子们修炼补贴!
仅仅是想象一下,李世民便觉自家宝库存量堪忧。
千古李二(s狠gshi雄主):
“此言当真?在下实难置信!”
“我以为,这般做法恐怕撑不过一二载,其政令便会宣告破产!”
陈通淡然一笑,许多人皆持此种看法,然而实际情形却大相径庭。
陈通:
“你们所虑未免过于浅薄,朱元璋对于兴办学堂之事,其坚定执着超乎常人想象!
他在位期间,从未间断过此事。”
“更何况,你们可曾想过?”
“朱元璋创办的道学堂,与现今的修真学院几乎毫无二致!”
“如今的修真学院分为:启蒙宗门,对应幼儿期修士;县级的儒术堂,大致相当于现今的小筑基学院;市级的州府书院,对应中品筑基学院;省级的王府学宫,则等同于上品筑基学院。”
“这些学院之内,所有弟子全免学费,修行物资及日常生活均由学院供给,并实行严格统一的管理制度。”
“最为令人称奇的是,他们的晋升制度亦如出一辙,皆通过考核选拔,成绩优异者即可晋级高阶学院进修!”
“如此看来,是否感觉十分神奇呢?”
………………
李世民此刻已是瞠目结舌,这层层递进的道学堂体系组织严谨,这般宏大规模的办学之举,究竟会是多么庞大?
就连秦始皇亦不禁为之赞叹。
大秦真龙:
“这位朱元璋,果真是勇于革新,深思熟虑,颇具胆识!”
李世民心中颇感不服,若是真如陈通所述,两者在教育体制上一致,那么无疑铸就了千秋伟业!
后世子孙仍在沿用此种制度,足见其对后世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
千古李二(盛世雄主):
“我仍是不信。”
“朱元璋创立的制度,怎可能与后世毫厘不差?”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