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区北郊的望仙岭,草木葳蕤,绿树成荫。
南麓半山腰,翠竹掩映,石阶蜿蜒处,有一座“坐仙居”
。
“坐仙居”
内,有一座塔,两间大殿,两侧各有一排耳房,后门处,是半亩茶园。
此处原是城中一家郑氏望族的夏季纳凉之所,因常遭匪患,郑氏一族又举家前往马来西亚,便废弃了。
1946年起,此处忽然有了香火。
据传,是一位仙尊带着一男一女两位哑童来此居住,仙尊不知用了何法,竟能与周边土匪和睦相处。
经年日久,市井便风传说,这“坐仙居”
内塔中,有一座“座仙台”
。
人坐于此座中,合掌打坐,座底香烟缭绕,仙尊合眼诵经,两个时辰之后,打坐之人便浑身通泰,热汗涔涔,如入仙境,此时求子得子,求寿长寿……因仙尊点化,加之“座仙台”
灵验,遇难呈祥,百事顺达,“坐仙居”
便渐渐有了名气。
法尊仙号“立渡”
,取一个“立此渡口,普渡众生”
之意。
这力渡大师法名慈立渡,本名朱一鸣,江苏南京人氏,原中央警官学校特种警察教研室主任。
1946年,因国共战事吃紧,中央警官学校解散。
朱一鸣化名“立渡”
,由国防部二厅密派,任少将高参,秘密赴搈,专司对绥署、省府、警备司令部、保安司令部等党政军高层的监督之权,手下网罗、拢络了一干秘密力量,并建有电台,对少校以下军官有先斩后奏之特权。
这日,周立轩一身皂色长衫,提了些香烛纸钱一类物件,叩门求访。
哑童领至后殿,敲了敲门,便离去了。
立渡大师迎出门外,周立轩见立渡大师面有不悦之色,便带了一分赔罪的语气道:“在下冒昧造访,求大师指点迷津。”
立渡大师换上了一副淡然、谦和的面容,操着一副极富磁性的嗓音说:“香主客气了,里间看茶。”
两人在紫檀长条橙的两头坐定,立渡大师朝门外拍了拍巴掌,稍倾,便有一个微胖的女子,手上托一个茶盘进来,款款笑着,给两个紫砂茶杯里都倒满了茶水,旋即放下了紫砂壶,躬身退下。
立渡大师说:“这是本堂自制的明前绿茶,小口酌之,唇齿留香,嗓间清洌;再喝之,五腑通畅,微汗涔涔……‘惟此幽兰寄所乐,清风流水咏其怀’,倒也贴合我此时心境……”
周立轩似笑非笑,说:“老师文人情致。”
“又能如何?”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