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眉间杨柳岸
狐阿柚
本书由南京分布(得间)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2020年某一天,这座城市,在春夏之交的微凉薄暮中醒来。
我站在北京城南的永定门向远方望去,一行鸽子在天空中划过。
仿佛是奔腾不息的时间,将北京城裹挟在历史中前行,它曾经失去过维持了千百年的尊严,也丢弃了一些可有可无的浮华记忆。
当我在回首历史的时候,不管心中涌起多少敬畏,总会风云散尽。
留下散不掉的,是传统文化的根。
我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熟悉——终究是有一半的中国血在我的身体里奔腾啊。
我叫富兰克林·庄士敦,生于伦敦,中文名叫柳忆平。
生在伦敦,长于伦敦,身体里却流着一半的中国血。
我的爷爷也叫富兰克林,是位地道的英国绅士。
膝下有两个儿子,生于伦敦的亨利叔叔是爷爷的亲生的儿子,生于北京的爸爸是爷爷在北京收养的儿子。
虽然爸爸只是养子,但和叔叔得到的疼爱分毫不差,两个人都是在原生家庭的疼爱中长大,两个人都成为了精英。
我的爷爷,永远都是一位老派绅士的打扮,白花花的头发永远都梳得一丝不苟,总是穿着熨得笔挺的衣服和亮堂堂的鞋子。
早上起来,必然得先来一杯英式奶茶,紧接着又是一杯茉莉香片,然后才开始做别的事情。
他说他年轻的时候在北京就是这样,必得喝了这两样,一天才算开始。
即使一个世纪在指缝中悄悄溜过,朱颜翠发的青年变成了佝偻的老叟,老绅士的这个习惯却从不所动。
他说,他是英国人,生长于英国,所以得喝英式奶茶,但同时,他又是北京人,品尽北京的大事小事,所以得喝一杯茉莉香片。
我从来没有回到过中国,对于中国的印象,除了网络,电视和报纸上那个蒸蒸日上,即将腾飞的巨龙,还有一份特殊的,难以磨灭的情愫。
那份感情从小就在我心中生根,不曾磨灭。
爸爸说,那是他的乡音,是祖国的声音——那就是京剧。
那是令人眼花缭乱的脸谱和身段,令人沉醉的美音呢喃和绚烂故事,是一个民族古老的艺术,它是北京的底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市侩生活,连绵不绝地传递着中国人的万古血脉。
而对于我来说,它却只是一个陈列在爷爷家里紫檀棐架上的京剧泥人。
它戴着雉尾玄冠,穿着锦衣宝带,面貌美丽娇艳,神情栩栩如生。
我小时候常常在他的膝头听他讲京剧里帝王将相的轩昂,深闺儿女的旖旎,脑子里浮现的就是泥人的画面。
爷爷说,如果没有京剧,那这姹紫嫣红的北京城就是一幅黑白的线稿。
这座色彩斑斓的北京城,藏着他鲜衣怒马的青春,让他永远都魂牵梦绕。
他深深地爱着京剧,深深地爱着北京,因为这里有一个让他记挂了一生的人。
不然,我怎么会叫“忆平”
?我隔着衬衣,摸了摸脖子上戴着的一个挂坠——经过了这么多年,依然闪闪发光——它是一枚蛇形的戒指,栩栩如生地吐着信子,首尾相接,环成一枚戒指。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