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的老太太,在古代三十岁的妇人可以做祖母。
一个四十岁的妇女可以称呼一句老人。
没有比这更让内心一向强大的晓晓觉得悲催的事。
原主陈晓晓是农家丫头,在荒年被父母卖给了大户人家做丫鬟。
长得不是很漂亮,只是一般算是清秀吧。
在府里一直在当家夫人的院子里做事,性子稳靠。
长得又安全,当家夫人郭氏对她很放心,当心腹一样培养的。
只是后来一场大病,郭氏看见久治不好就放了她的卖身契。
还给了她一笔银子,让她在京郊的一个小庄子上养病。
她走的时候,带走了这些年自己攒下的所有东西和一些布料之类的。
原主到庄子上三个月,都没有什么好转。
一次庄头的媳妇儿听附近的村民们说有人有偏方治好了许多疑难杂症,她就和年轻的原主说了一句。
没想到原主记在心上,一个人拄着拐找到那位老人,老人第二天就上山采药给原主治病。
没想到一个月以后,原主痊愈了。
只是身子骨熬坏了,要静养。
也没有回府当差,在村里住久后,就有人来做媒。
原主想着自己一个人这样也不是一个事,就答应相看。
后来嫁给了这个村里正钱重的小儿子钱鑫,一看就是他老子希望他有钱,这么多的金子堆出来的名字。
这一成亲就过了二十三年。
她都有孙子了。
前日一场风寒就送了原主的老命,晓晓就是这个时候来到这里的。
老里正早就给三个儿子分家多年,这些年他们老两口就跟着老大钱福一起生活,老二钱贵和老三钱鑫都分了出来。
家里的日子要数继任里正的钱福最好。
老二有个木匠的手艺也不差,最差的是老三钱鑫家里。
原主出府的时候得了一笔银钱早就在自己身体不好治病期间花的七七八八的。
后来还略有积蓄,只是成亲以后钱鑫在原主坐月子的时候,出过一次意外花光了家里的钱财。
找婆家的兄弟俩和公婆都没有借出钱来。
这让原主和钱鑫都伤透了心。
也因为这次太伤心,原主在月子期间没有养好,伤了身子。
原主以后都没有办法再生孩子。
还好的就是她之前生了一个闺女,这次又生了一个儿子,算是凑成了一个好字。
儿女成双,女儿钱紫莲,儿子钱子安。
中间的字同音。
原主陈晓晓从哪以后没有登过一次婆家任何兄弟的门,每年的孝敬钱都是钱鑫去送的,送完就回家,也不停留。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