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言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不吝赐教,共同商议解决之道。
明日,我们便开工建造竹屋,从牌坊入口开始,逐家进行。
每家先建一间,以此为始。”
杨帆话音刚落,众人议论纷纷。
大家最为关心的,莫过于游客是否会如期而至。
然而,杨帆在村子中已树立了广泛的信任,大家都相信他的判断。
老族长在大爷爷的陪同下满意地离去,杨帆则被大伯拉住,详细讨论竹屋建设的细节。
有人担忧院子不够宽敞,杨帆耐心解答,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一一记下,打算回家后深入思考。
忙碌的一天结束,杨帆回到家中。
母亲见他疲惫不堪,心疼地说:“孩子,你这是何必呢?看你累成这样。”
杨帆感受到母亲的关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微笑着回答:“妈,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想当年,我上学的学费都是大家一点一滴凑起来的,这份恩情我永远都报答不完。
现在我有能力了,当然要为村子做点什么。”
刘云芳回想起儿子考上大学那年,家里一贫如洗,全村人纷纷伸出援手,筹集学费。
虽然每家只出了几百元,但这些钱对杨帆来说意义重大。
后来,他打工挣钱还清了债务,但心中的感激之情却永远无法言表。
如今听到儿子提起往事,她更加坚定了支持儿子的决定。
“儿子,你说得对,没有村子人的帮助,就没有你现在的成就。”
晚上,杨帆给蒋宇叔打了个电话,先谈了谈桥梁的事宜,随后又请求他帮忙让工程队尽快接通村子的电力。
蒋宇叔深知杨帆的为人和他在家族中的地位,加之老爷子也对杨帆刮目相看,便一口答应下来,表示会通知张涛让工程队协助解决。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