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心中,总是以为,一切事情,他都能比父亲李渊当年做得更好。
不想今日之事,子欲弑父,弟欲杀兄,竟与十二年前一般无二。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过去玄奘曾经对他说过的一首偈颂浮上心头,那所谓的因果报应竟来得这般快么。
李世民悲哀的左右看去。
“事已至此,承乾悖逆,泰亦凶险,诸公以为谁可当大任者?”
群臣不答,长孙无忌独道:“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
李世民道:“‘生子如狼,犹恐如羊’,稚奴虽仁,性弱,朕甚忧之。”
无忌道:“陛下神武,乃拨乱之才,晋王仁恕,实守文之德;性情虽异,各当其分,这正是大唐的福分。”
李世民目视群臣:“诸公以为如何?”
群臣都道:“司徒之言有理,晋王仁孝,合当承继大业。”
李世民道:“诸公的意思,朕知道了。”
弘福寺内,大雄宝殿,琉璃灯光映照之下,世尊的青铜圣像宝相庄严,二目微开,俯视阎浮世界,充满了悲悯之意。
“师父,我……”
承乾在佛前披发长跪。
“沙竭罗,你不用说了,我都知道了。”
玄奘站在一旁,低头看着承乾,只见他泥丸宫中魔气氤氲,隐隐成莲花之状,只是含苞未放。
玄奘低低叹了口气。
这时殿外僧人入报:“尉迟上人来了。”
玄奘连忙出殿迎接。
不多时,笑声朗朗,玄奘搀着一名白眉碧眼的年老僧人,走进殿来。
“沙竭罗,这位是尉迟乙僧大师,你见过了。”
玄奘道。
“见过大师。”
承乾合掌行礼,乙僧亦合掌还礼,“不敢当。”
乙僧乃于阗王族,与父尉迟跋质那,兄尉迟甲僧,于隋仁寿初年远来中华,俱以画名见重于当世。
乙僧画技尤精,如今年过八十,声名早已远出当年乃父乃兄之上,与阎立本并驾齐驱,所画之佛菩萨圣容独步当时,天下堪称再无颉颃之人,承乾也是早闻其名,自然不敢怠慢。
“沙竭罗,你将上衣揭开了。”
玄奘吩咐。
承乾依言将上衣掀开,露出背脊,俯下身去。
“上人,可以开始了。”
玄奘转头对乙僧道。
乙僧点点头,小沙弥端上笔墨。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