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蟠看来气色有些不好,满面忧愁,勉强笑着回应道:“安弟,今日学左传·桓公罢。”
他这几日一直为二弟伤感,大好年华便要被迫出家为僧,常伴古佛青灯,未免有些残忍。
每每想及此事便十分悒郁,神态非常消极。
朱安十分不情愿的点了点头,跑去取书本,要随大哥去书房读书。
世子又和孟义山寒暄着,但眼神的余光却在觊觎着姿容秀丽的陈妃,眸子里有着苦闷和刺痛的杂揉,从中透出的感情十分暧昧难明。
陈秀云秀眉微挑,脸上因薄怒泛起了微红,凤目带着寒意狠狠刺了朱蟠一眼。
世子一下子像是被熄灭了的火焰,眼神黯淡下去,举止有些慌乱的躬身一礼,匆匆忙忙的躲下去教朱安读书去了。
孟义山将这一切全望在眼内,心下暗想这朱蟠竟然对庶母有着特殊情感,这里面的关系值得玩味。
装做毫无察觉的和王妃告了退,回世子府继续“养伤”
。
官场是杀人不见血,心黑手狠以外还要有谋略和智慧来陪衬才能出头。
他谋略不足就装傻充楞,不知多少人被山贼这一手给骗得死死的,当他是无知莽夫。
从做捕头到任云骑尉以来,他已经渐渐洗脱了土气和莽撞,开始磨练出沉稳和狡猾,原本山野间那种杀人放火的斗胜之心却是不减反增,时时跃跃欲试的想要谋取更大的利益。
结交王太监,与伊王妃亲近,这都是孟义山的“术”
,眼前看来运用的比一年以前更加圆熟。
回到那座梅园,孟大人就被王河拉进书房继续注解玄阳真经。
老孟无怨无悔的给他打下手,深信这“王注本”
讲述的武学精要高过武当那伙老道的“杂毛本”
。
武当的注解都是些云山雾罩的鬼画符,孟大人看不懂,王河的就明了和易读多了,拿到手里他武功必然更上一个高峰。
是以他一字一句的,陪着王河做水磨功夫。
两人都没意会到这里面浸润了王河的半生武学心得,解释一句话,往往需要写出三五种法门和武功,互相借鉴和对比,有一些创见都已超越了经文原本。
随着内容的次第深奥,前面的内功心法和九转金丹大道都已注完。
王河所书的蝇头小楷工整端丽,足足用纸二十余页,老孟拿过来哗哗翻阅,连声赞好!
大笑道:“妙啊!
奶奶的!”
王河的手书落在老孟手里已属明珠蒙尘,他是秉笔大太监,前皇朱祈镇的死忠亲信,专司替皇上批阅奏折,书法可称大家。
这也是为何王振余党大多已被刑戮,锦衣卫的诏狱还在四处紧追和通缉他的原因。
前皇旧党,位置枢要,知晓太多朝廷密辛,这才让他犯了景泰的忌。
此时注解经文的王河已经进入了状态,心神都在书页之上,阅过了内功篇,转而看向三丰祖师以先天太易八卦来代指方位的技击散手。
以人体为中心,身周四面八方为八卦,出招攻向何种角度,脚踝那个方位,完全是用易经的卦象来标注的。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