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小官正等他带兵前来呢,若是他带兵,我等还怕什么?”
我笑道,“李浑与小官乃是忘年之交,阳关之时,他还将女儿托付小官呢。”
“原来如此!
那布大人早些回去吧,咱家也要收拾收拾。”
“总而言之,公公放心,小官必能平安送公公回京。
小官告辞。”
我拍手唤来戚肩,恨不得飞离这里。
我确定张泰已经放出了飞鸽和“阳关”
联系之后才拔营后撤,军心明显受损,我只得召急各营统领军议,让他们压制军心。
其实,军心即便稳了,士气也不可能再上去,难怪师父说,杀敌一万,己死三千,没有万全之策。
“布大人,为何三天了,李彦亭的大军还没追击上来?”
张泰问我。
“不追不是更好?他们来了,我还不知如何应对呢。
大帅灵驾所在,万一有什么变故,连阳关的士气都会大受打击。”
我强忍着敷衍道。
其实,李彦亭不追我军只有两种可能。
其一,李彦亭看出此乃诱敌之计。
其二,李彦亭觉得两三万人这个饵太小。
所以,我只有加重我军的分量,若是高悬天下兵马大元帅的遗体,阳关的士气恐怕还真的会降下不少。
“若是明日再无追兵,我军便不必再回珐楼城,挥军再进,让李彦亭以为自己看穿了我们的诱敌之计,等山南守军到了阳关,两面夹击,逆贼士气必定大损。”
“布大人妙策。”
张泰言不由衷赞了一句,起身告辞。
我看着张泰的背影,突然觉得上天不公,有些人就是愚笨到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上而不自觉。
不过兵者诡道,珐楼城一役,我不也是被人玩得惨败?
我军的确又挥进了,李彦亭也的确忍不住了。
就算他能得人心,到底还不是战阵之才。
我计中有计,自信除了一个细节,别无缺漏。
那个细节便是鸽子,我从不问张泰飞回的鸽子带了什么口信。
我也没有解释过为什么那么信任这个阉人。
这些问题,该是李彦亭问的,可惜他没问。
师父说过,任何计策总有缺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个缺漏大到别人看不见。
“大象无形,你能看到房子角落里的落灰,可你能看到这个天下是什么形状的吗?”
师父说。
若是我的计策被识穿了,那就是这个缺漏不够大。
“走得慢些。”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