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回 恶报失明更事忏悔 神助因忌反成冥罚-《八犬传·伍:京都物语》

第一四一回 恶报失明更事忏悔 神助因忌反成冥罚(第4页)
🎁美女直播

金冈奉旨想画那只虎,于是同三个儿子相览、公忠、公望等每天到虎笼子旁边去观虎,达百余日。

一边看着一边画,三个儿子帮助着色,虽然画了七八十幅,金冈都不如意。

他心想看看虎发怒时的样子,便告诉奴仆。

奴仆们领命,在虎将要入睡时,把护身棒伸进笼子里去,虎被惊醒,忽然起身弓背瞪眼,张牙舞爪,挥动尾巴咆哮如雷,震撼天地,好似岩石被粉碎,草木和房屋翻了过来,凶猛得人人骇怕。

唯独金冈泰然自若,打开纸笔,画瞋虎的光景。

他画了半晌将画儿画成,非常满意,又用了些时间将它画在画绢上,画得十分逼真。

他便将其他画稿都烧了,只将此画献给朝廷,经天皇御览,认为画得绝妙,宛如真虎一般。

然而那虎有眼无珠,天皇垂询是何缘故。

金冈回奏:‘因为是外国的猛兽,只看了看很难立即动笔作画,所以臣等先到虎笼边观看了百余日。

当它怒吼时,便将其灵魂绘于画绢之中,而故意没有点睛。

这样启奏似乎有些夸口,请恕臣冒昧,臣前曾奉诏画牧马,听人说马竟每夜从画中跑出来啃胡枝子门的木头,所以后来就在那马上补画了缰绳,马便不再跑出来。

马都有这样的奇怪事,更何况是虎?在外国,虎被称之为百兽之王,凶猛异常胜过豺狼百倍。

如果画中的虎跑出来,为害百姓,岂非不测之祸吗?因此未敢点睛,故意画了只瞎虎。

此言如果不谬,那虎不久必有灵验。

’他直言不讳地如此启奏,天皇也有些吃惊而深感不安。

未过几天,不料那虎竟无病而突然死在笼中。

天皇和众相卿听了都十分惊讶和骇叹,原来金冈之笔竟夺走了那只虎的灵魂,因而死去。

画马和画虎这两次神笔都显了灵验。

这种奇怪之事岂只唐山张僧繇所画之龙呢?因此天皇将那幅画称之为无睛虎,秘藏起来。

继其位的皇太子醍醐天皇的昌泰二年,太上皇〔即先帝宇多天皇〕落发修行时,将此无睛虎的画轴布施给仁和寺,已成该寺之物多年。

近世从元弘、建武到嘉吉、应仁年间,各国的诸侯蜂起,世间混乱如麻,五畿七道自不待言,连皇城都沾满战马的灰尘。

有名的神社佛阁都被战火破坏,几无幸免者,所以这幅画不知被何人夺走,最近辗转落到了我寺。

据说是某施主布施的。

然而今之法师们多是肉眼凡胎,怎么识得这幅古画?见虎目无珠疑是有残,未看在眼上,放在宝库中任虫咬也无人过问。

因此我想暂且借给你,以为画匾额的蓝本,所以将它拿来。

你画虎要好好临摹,长期下工夫,就可以画出我所订的匾额了,其他画也必将提高价值,名传后世。

要好自为之。”

这童子详细告诫后,便将那幅画卷起来放在盒内递给他。

巽对这童子能言善辩的才干感到惊奇,对古画的来历更是毫不怀疑,所以既感激又高兴,恭敬地答道:“您特意为小可送来这样一幅非拙笔所能摹仿的名画为师,我绝不能辜负您的好意。

即使没有把握学到这幅画的工夫,也一定努力。”

他说着写了个借条递过去,那童子接了说:“那么从明天起有工夫就要学着画,我时常到这里来,授你笔法和笔意。

但有一条要记住,即使豪门贵族以权势胁迫,或有人以千金利诱,也不得在此虎的眼中点上一点儿。

倘若为虎点睛,则立即会有不测之祸,势必害人杀身,宜慎之!

慎之!”

童子叮咛告诫后,起身飘然而去。

巽连连答应,急忙站起来目送他远去。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