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天道卷 后记 而今迈步从头越-《昆仑》

第六卷 天道卷 后记 而今迈步从头越(第1页)
🎁美女直播

——西南师范大学教授韩云波

凤歌的《昆仑》出版了,这是近年来武侠文学界一件标志性的大事,若干年后,当我们回顾21世纪大陆新武侠时,也许会将《昆仑》和1958年金庸《射雕英雄传》的出现相比。

我从2002年起开始关注大陆新武侠,凤歌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风歌和我在武侠创作的许多问题上都有共识。

这两点,是我早就想要说一说的。

大陆新武侠是中国大陆“文革”

以来出生的一代新人的武侠创作,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于网络,以2001年《今古传奇。

武侠版》创刊为标志大规模进人纸质传媒,2004年《今古传奇。

武侠版》和《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1世纪中国侠文化”

专栏同时在创作传媒和学术理论界正式提出“大陆新武侠”

概念。

到2005年,大陆新武侠蔚为大观,一波新的武侠高xdx潮已经喷薄而出。

每一次文学文化的高xdx潮,都必然会有标志性事件出现。

1994年,人们对金庸小说“文学大师”

和“文学革命”

的评价,已经成为中国大陆武侠文化高xdx潮的标志。

10年之后的2005年,凤歌(昆仑)的连载和出版,则无疑是包含着观念与技巧巨大创新的武侠新高xdx潮的标志性事件。

《昆仑》是一部好看的小说。

情节曲折,武功精彩,情感动人,并以整体上的大气恢弘,引人人胜地进人一个江湖、历史、人性、文化多方面得到广泛表现的世界。

《昆仑》的主人公梁萧在天下纷乱之际,身负刻骨铭心的破家之痛,天机宫忍辱学艺、大元铁骑驰骋疆场、茫茫南海无涯漂泊、中亚非欧三洲游历的复杂经历,构成了一个宏大广阔的小说“全球化”

世界。

风歌曾和我谈起,在文学发展上,他不太倾向于“革命”

而更欣赏“改良”

我以为,文学的飞跃是一个复杂系统,在观念、技巧各个链条,进程是不一致的,这就像搓麻绳,数十条线接头必须分开,如果全在一处,势必造成断裂,而断裂无疑会有长久的后遗症。

金庸小说之所以成为“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

,就在于他走了渐进路线,我想这就是凤歌的“改良”

吧。

然而,到末了终于是“革命”

,无数细小的声音汇合起来就是一出宏大的合唱,声震天地,响遏行云,成为标志性的事件。

凤歌以“改良”

写《昆仑》,表面上并不“先锋”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骨子里仍是一场集大成的“革命”

大陆新武侠已经出现许多优秀作家,小椴的技巧、沧月的感觉、步非烟的想象、方白羽的哲思,都有突出表现,但能将不同方面集中在一起,则要首选《昆仑》,也许凤歌的许多单项都不是第一,但综合却无疑是最好。

曾在风歌家乡古夔州写下许多不朽篇章的诗圣杜甫说:“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吾师。”

而现在,凤歌转益多师,在改良中革命,他自己已成了“师”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