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公点头:“没错。
李显作为高宗的儿子,本应继承皇位,统治高祖、太宗打下的江山,如今却被自己的亲生母亲无情打压,甚至还有性命之忧,他的心中无疑充满了愤怒。
他不甘心就这样坐以待毙。
即使要死,他也要将他的母亲从神坛上拉下来。
他秘密联络李贞、李冲,以求自保。
如果屠刀最终还是挥下了,那他必须将母亲的刀咬出一个豁口。
于是,他写下了这条血巾子,署上自己的姓名,并让李贞、李冲和骆宾王也签上姓名。
最为奇妙的是,他还摹写了其他十几名太后的忠臣的名字。
这些人在李显眼中就是大唐的败类和走狗。
他即使要死,也要带上他们来陪葬。
李显就是以这种搏命的方式和自己的母亲对垒的,以自己的性命来换取母亲的失势,甚至从神坛坠落。”
元芳大吃一惊:“李显看似懦弱不堪,没想到竟有如此血性。
可是,太后并非愚笨之人,她难道分辨不出这些笔迹有问题?”
狄公回道:“这跟愚笨无关。
李显的懦弱和太后素来对他的轻视蒙蔽了她的洞察。
以太后狠辣决绝的性格,有一丝可疑之处就会让她夜不能寐。
但李显投下的赌注是如此之大,远远超过了太后的计算与提防。
李显很了解母亲的脾性,他敢这样做,必定算计好了一切。
即使失算了,他也无所谓,因为他本来就是抱着玉石俱焚的念头写下血巾子的。”
元芳汗湿重衫。
他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总结道:“太后利用恶麒麟和我们逼李冲一伙人谋反,她的儿子李显则利用血巾子,意图剪除母亲的臂膀。
同时,骆宾王利用李贞等人的起事,企图刺杀太后。
而他们都被邓逸利用了……”
狄公苦笑一阵,望着渐渐消失在视线中的车队,叹道:“起码李显鼓起勇气作出了选择,以先手为后手,不可谓不高明。
这样的李显,不是我们印象中那个懦弱怕死的庐陵王。”
狄公突然想起越王李贞的临终嘱托,他紧绷的面庞放松下来,欣慰地展开了一丝笑容。
朝着李显的车队消失的方向,狄公慢慢地吐出了三个字:“希望吧!”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