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浣青想到难为情处,欢喜之中,又禁不住兼有几分愁烦了。
杨浣青猜中了一半,耿电确实并不知道世上有她这个人,但却知道有这样一桩事情。
他与青龙帮的“四大金刚”
从浙东前往凉州,彼此交换见闻,纵谈豪杰,一路上谈谈笑笑,倒是颇不寂寞。
但耿电的心事,却还没有向他们吐露。
青龙帮这四人之中,罗浩威和耿电同年,年纪相若,意气也比较相投。
罗浩威察觉耿电藏有心事,耿电也察觉罗浩威藏有心事。
这一天他们开始踏入凉州地界,估计还有四五天路程,就可以到达祁连山了。
忙于赶路,错过宿头,黄昏之后,天就下着淅淅沥沥的细雨,幸好他们在荒山上找到一座古庙,虽然破破烂烂,也还可以聊避风雨。
他们折了一些枯枝,在庙中生起火来,湿了的枯枝,冒起一阵阵青烟,呛得他们都有点难受。
但在这样的雨夜,志同道合的朋友围着火堆聊天,倒也别有风味。
耿电忽地如有所思,用手上的一根干柴拨弄炭火,灼热的灰沾着他的手他才知道。
杨守义笑道:“耿公子,生火造饭的事你是弄不惯的,让我来吧。”
耿电笑道:“你不知道我自小就是过着苦日子的,刚才只不过偶然不小心罢了。”
罗浩威忽道:“耿公子可是在想着什么?”
耿电心里想道:“他们见闻广博,我何不向他们打听打听?只打听杨家的人,不说那桩事情也就是了。”
于是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我是想起家父的一位朋友。”
杨守义道:“不知这位前辈是谁?”
耿电说道:“姓杨名雁声。
是我外祖父的弟子。”
杨守义道:“我和他没见过面,但他有一位师兄名叫李家骏,是金鸡岭的一位头目,和我倒是颇有交情。
去年我和李家骏还见过面。”
耿电说道:“他可曾和你提过他的这位师弟?”
杨守义点了点头,说道:“据他说,杨雁声已经死了将近十年了。”
耿电说道:“不知他可留下子女?”
杨守义道:“这个他没说及,我就不知道了。
令尊可是要公子找寻他们么?”
耿电叹了口气,说道:“我小时候是和家母在他家中避难的,我离开杨叔叔那年才只三岁有多,四岁未满。
不过我还隐约记得当年的一些事情,他们家里很穷,每到风雨之夜,一家子就要忙着堵窗补漏,不能睡觉。
他们怕冻坏了我,总是生起一堆火来,给我取暖。
他们夫妇做好防雨的工作,常常坐在火堆旁边闲话家常,就像咱们现在这样,只不过他们在破屋,咱们是在破庙罢了。
我想起以前的事情,怎能不希望找着他们?唉,可惜我已是不能向杨叔叔道谢了。”
杨守义道:“要打听杨家的消息,这也容易,待咱们到了祁连山之后,你写一封信,我给你送到金鸡岭,请李家骏来和你相会。”
耿电说道:“待我见过了龙帮主,我亲自到金鸡岭去拜访这位李伯伯,这样,似乎显得比较恭敬一些。”
杨守义道:“龙帮主的意思,据我所知,是想请你代掌本帮,恐怕你不能够很快离开的了。”
耿电连忙说道:“我年轻识浅,焉能作一帮之主?杨大哥,请你代劝帮主,千万打消了这个念头。”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