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知为何,一下车,看到热热闹闹的古代市集景象,胸口总闷得慌。
“愣着做什么,快跟上啊,缨妹。”
曹丕催道。
“哦。”
我追赶上前,跟在曹丕身后,从布囊中抱出皎皎,左顾右盼。
东市外围是大大小小的菜摊,吆喝声不绝如缕,当所有人的目光都在那些新鲜的农家菜上时,我却注意到卖菜的多是上了年纪的布衣平民。
也是,河北连年征伐,哪还有留守农田种菜的壮丁呢?
“二哥,你瞧——数日前我染病时,皎皎也瘦了许多呢。
我看前面不远处有卖芦菔和白菜的,不如挑些新鲜的回去给皎皎,可以吗?”
曹丕怪道:“白菜?那是何物?”
“芦菔”
即“萝卜”
,可“白菜”
在这个时代似乎得叫“菘菜”
。
它原产自南方,隋唐之前种植并不普及。
我也是在南阳时,见刘家人从吴地客商那儿买过。
没想到邺城经济比我想象中要好得多,竟有商贾千里迢迢从南方运来白菜贩卖,故而着急了些。
又是一次无从圆谎的失言,我哈哈地干笑着,揪着耳根扯开话题:“啊,缨儿忽然觉得,还是车前更合皎皎的胃口,‘采采芣苡,薄言采之’,嘿嘿嘿……”
曹植笑了一声:“嘚,二哥,你听,这缨妹妹可又在胡用诗句了。”
曹丕莞尔,搭着我的肩膀,对我们一众姊妹们悄声道:“妹妹们,这东市有一家蜜煎小铺,可甜了,想不想二哥带你们去?”
“想!”
我们两眼放光,异口同声,拉着曹丕的左右袖便要即刻去。
蜜饯即果脯,古称“蜜煎”
,或用石蜜浸泡腌制而成。
汉末这时,早已有饴糖与蔗糖的制成工艺,以及果脯的长年储藏工艺。
曹丕是最爱甜食的,我早就想跟着他尝遍这个时代的甜点了!
于是我和秦纯、曹节三人,在小铺前笑得合不拢嘴,挑挑拣拣,开始七嘴八舌地争论哪样最好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铺架上有各种瓜条和蜜枣,什么糖青梅、糖桂花、糖藕片、糖姜片、糖莲子呀,又有杏脯、梨脯、桃脯、柰果脯,甚至还有糖金桔。
因是反季,果脯卖得贵些,可曹丕各种样式竟都要了些,给我们仨姊妹打包了好几盒。
离开蜜饯铺后,我迫不及待地拾了块糖金桔放嘴中,曹节她们都吃得津津有味,唯独我酸得直吐舌。
“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淮北之枳?”
曹丕他们一脸疑惑,十分奇怪我的反应。
“二哥!
南方之橘可比这甜多了!”
“你又不曾吃过,如何知晓南方柑橘酸甜与否?”
“我就是吃过!”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