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屋小宴醉霞觞,
风送酒麝一庐香;
素手纤纤摇烛影,
浮杯光照马蹄山。”
少年这诗一吟,举座反应各不相同:
张氏夫妇见怪不怪,知道儿子又在编撰那些奇怪的短话,虽然听不懂,不过大概就是季家私塾教授的学问;看起来,儿子这塾课没有白念,便很是欣然;
成叔则遽然动容,看着这原本心目中的浮夸少年,眼神又有些不同;而居盈显然听懂了醒言这诗是在说她,而且颇有味道,不禁满心欢喜。
虽然她只是轻声说了句“恁地歪诗”
,但脸上酡颜更甚,便让醒言愈觉娇妍。
在大家喝酒的时候,醒言母亲一直在旁边陪着。
待众人喝完,才在席侧端碗细嚼,和大家一起用饭。
晚上,居盈单独安睡一屋,成叔则和醒言一屋。
二老则就在厨房铺草睡下。
屋内,成叔似乎很快就入了梦乡,但醒言却不似以往那般很快入眠。
辗转反侧间,看着窗外透进的柔和月光,想起这半日快乐的光景,就彷佛在梦中一样。
特别的,回想起在马车上那轻轻一触,少年心中便似有万种风情转动,脑海里不由自主反复盘旋着《诗经·国风》中那段塾课: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
第一次,醒言觉得那心目中枯燥的诗经,原来也是这般的鲜活生动!
“其实,她也蛮好看的……”
少年就在这样纷乱的念头中,渐渐沉入了香甜的梦乡。
在他隔壁的居盈,则看到草床上已换上一床干净的布褥,布褥上堆着一条毛色新鲜的狐皮。
在那方粗陶枕旁,还发现一把防身的黑铁剪刀,想必应该是醒言的母亲放置的。
“好细心的大婶啊!”
居盈想着。
经过这一日的玩耍,小姑娘也确实累了,再加上松果子酒清醇绵长的后劲也上来了,便拉过那条暖暖的狐皮盖上,在混杂着夜鸟啼鸣与林叶唏呖的山野夜风声中沉沉睡去……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