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老子看那李玄神采俊逸,眉宇清扬,心中却是欢喜。
因着他坐下,问道:“李玄,你虽知前世之事,未必记得怎样清楚罢。”
李玄道:“弟子愚昧,未解今生,安知前世?万望祖师指示!”
老子点首。
命童子持一碗净水来,老子亲手画符,令李玄拿去看来。
李玄捧在手中,望了一回,便见天宫之上,群仙列饮,司香吏和司花仙女因嬉笑获愆,玉帝降罚,十次下凡情形,心中顿时明澈。
奉还净水,又向老子叩谢过了。
老子微笑道:“如今可明白了你前生有此根基,今生悟道独早,却有金星挈引。
霎时之间就到了我这门中。
自来成道之人,未有如此迅速。
一则也是你福缘不浅;二则因你曾为仙吏,职位虽卑,根器究比别人不同,而且十世为人,未有过失,独得天心怜悯;三则你身堕尘网,偏能不染一尘,端的具有夙根,非偶然也。
但修道之功,浩如烟海,茫不知其所穷。
你今才算进门第一步,登堂入室,言之尚远,此后功行,全在自为。
虽有福命,不能一蹴而就也。”
李玄再拜受教,因言:“弟子山野鄙夫,林泉末品。
前生既获愆尤,今世岂敢忘自勉。
况蒙祖师开天地之恩,指迷入觉,诚不自意。
有此福缘,正当刻励矜持,怎能再行玩忽,自误前程,兼负尹师栽培之德,金星挈引之恩呢!”
老子颌之以首,因垂教道:“至道之精,方方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无道无所,抱神以静。
形将自正,必净必清。
毋劳尔形,毋播尔精,毋狎尔性,息虑营营,乃可长生。”
李玄跪受法训,心花顿开,尘情冰释。
老子因说:“修道之人要多游山水,以涤心胸,多立功行,以坚善果。
兹先授吐纳之诀,导引之方,并玄门道经三卷,上中两卷,能呼风雨,驾云雾,召神兵,致雷电。
下卷能穷变化之奇,识未来之事。
自今为始,你可独往华山。
彼处有我修真洞府,在观日峰,名紫霞洞。
惟现有妖魔甚众,付汝宝剑一柄。
用之则长,卷入极细,放之可达万里,收之便在眼前。
除却上界真仙,无能当此剑锋。
你得此,可以除妖保身,免受灾害。”
随把用剑口诀付与李玄,并道经三卷,一并交付了他。
李玄跪在地上,一一谨记。
老子吩咐童子去后洞取道袍一件,道冠一顶,并丝绦鞋袜之类,一应完全,着李玄即时改装。
李玄穿戴已毕,神情越见飘逸。
老子笑道:“倒也宛然一位散仙了,你就去罢!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