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沚以为,她那番话,就算没能逼得倪芝提出分手,也能稍微破坏些他们关系。
谁想到倪芝釜底抽薪,拼着重头再来,都不愿受她胁迫。
他们的感情愈深厚,何沚愈妒忌,她同陈烟桥认识十年竟然不如他们相识短暂。
何沚的报复来得更快。
就在倪芝听见宿舍楼里议论她要换导师的第二天,何沚就约了她办公室见。
还是一沓纸,倪芝看都没看,“我不会分手。”
何沚胜券在握,“没事,你看看,不是帮你延期的。
知道你要换导师,帮你准备了点儿敲门砖。”
倪芝摇头,“说实话作为导师,你挺称职的。
我也挺感激你,这件事情我们私人恩怨,我不想分手,你不愿意看见我。
只要你肯放我走,我们谁都是种解脱。”
何沚冷下脸,“你不妨先看看,我要是不肯呢?”
是一个社会学期刊收到来稿的通知,时间在去年年底。
投稿人何沚,同样是研究汶川震后十年的公祭缅怀问题。
论文在下面放着,倪芝翻了翻,就稍变脸色。
里面的内容,她很熟悉,正是倪芝毕业论文。
倪芝问她,“什么意思?”
何沚倒是讽刺地笑了,“你们这对儿狗男女,倒真是都爱这么问。
如果我拿着你的论文,和这一份一起,给李副院长看,他会做什么反应呢?”
“哦,如果他没什么反应,”
何沚脸都拧起来,“那我就往教务处送。”
倪芝把那一沓论文整理好,放回原位,沉默片刻,“那你确实可以一手断我学路,我没有办法。”
倪芝这般反应,让何沚感觉一拳打在棉花里。
何沚既然见她,自然是准备万全,她没法拿捏陈烟桥,多的是路子拿捏倪芝。
何沚问她,“你辛辛苦苦读了两年,想过怎么跟你父母交待么?”
倪芝勾唇,“你也有父母,你觉得呢?”
这般说,何沚更揪心。
她父母重男轻女得厉害,如果是她当年无故被退学,父母顶多说一句早让她别读那么多书,读书没用。
何沚没别的办法,“我已经通知你父母了。”
凳子在地上拖出滋啦一声,倪芝嚯得站起来,“你说了什么?”
何沚终于体会到一丝报复性的快感,却嘲笑自己可悲。
若不是山穷水尽,她一向是最不愿搭理学术以外的事情,怎会去联系学生家长。
“没什么,”
何沚扶了扶眼镜,“就把你论文访谈里写的事情,跟你父母复述了一遍。”
她这回说得义正言辞,“作为你导师,虽然要换了,还是想起点儿导师的作用,免得你走歪路。”
倪芝没法儿平静,春节时候,父母难为陈烟桥的场景还在眼前,和倪母吵架的场面也清晰,更何况她为此妥协了,延迟回哈尔滨。
她难以想象父母知道了是什么神情,就是倪父这样好脾气的人,都不会同意她和陈烟桥吧。
“何沚,”
倪芝直呼其名,“我喊你导师是尊重你学术能力,你凭什么管我的私生活,为了你的一己私欲?你知道湄姐怎么想的吗?十年了,你凭什么还要管?”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