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青楼-《长河之灯》

第25章 青楼(第1页)
🎁美女直播

夜色低沉黄石小镇慢慢热闹起来。

而最热闹的地方,要数重新开张的青楼。

黄石小镇依山傍水,红军一来,那些大户人家和乡公所官吏都逃了。

有的逃到山上,有的逃到赣州,有的逃到南昌。

红军撤离后,那些地主富农,那些土豪劣绅,又纷纷回到黄石。

青楼这消费,自然重新红火。

黄石原来归属宁都。

宁都有个著名的土匪叫黄镇中,红白通吃,占山为王,梅江边都知道他的名头。

红军一来,倒是压住了他的气焰。

但苏维埃建立后,人们还是胆颤心惊,干部不敢大胆工作。

后来黄石与对坊、长胜、瑞林等几个梅江边的区合并为长胜县,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四个直属县之一,中央派了个叫朱开铨的瑞金人去当县长,工作才大为改观。

黄石那些暗中开张的青楼,就彻底停掉了。

有银走在石街上,想起了老家的白鹭镇。

有玉回去向区里请示过白区的时候,有银蓼溪码头回到集镇转了转,看看红白的世道有什么不同。

从表面看,那些货摊,理发铺,酒家,都并没有什么两样,就是不见烟馆和青楼,没有花枝招展涂脂抹粉的女子,和那些呵欠剔牙的权贵,抹汗收钱的轿夫。

有银选了青楼附近一家酒铺子坐下,这里离青楼近,传出的消息更丰富也更真实。

那些带枪的,穿绸褂的,黄军装的,在青楼前进进出出。

几个商人模样的人围在一起,一边谈论着时局与生意的关系,一边斗酒。

一人把碗放下,酒珠洒在桌面,抹了一下胡子,喷着酒气对同伴说,他妈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敢它娘是红是白。

一个人高声骂道,这几年我们家逃到山沟里,过着苦日子,可算把国军盼回来了!

那些泥腿子,迟早我要跟他们算账!

一人掩着嘴凑到同伴耳边,说,听说瑞金的中央红军都逃了?他们连首都也不要了?哈哈哈!

一个人说,梅江的货船,多少年没走赣州了?宁都州、赣州府,梅江水路不久又要全面打通了,那时我们的生意就好做了!

一人说,现在红白正打得厉害,听说红军吃了大亏,战争无论谁输谁赢,棉花和盐之类的,都是紧俏物资!

一个人说,我也是这样想的,我们得赶这个时期多做几样大生意,说不定到白军一统天下,我们就没有好生意可做了!

听到棉纱和布匹生意,有银想起了有玉。

有玉说,区委肖昌喜答应他到白区,是要打探两件要紧的事,一是土豪还乡的情况,一是打探绵花布匹这两样货物。

可惜自己下手太重,有玉回到铺子里,并没有很快好起来,而是发起了高烧,整夜整夜说着糊话,不时惊叫着坐起来,叫有银赶紧逃跑,一会儿是白军来了,一会儿是红军来了,一会儿是北斗来了。

有银请来医生治疗,开了几副药,有玉就在铺子里沉睡起来。

有银不放心外头的世界,就上街打探消息来了。

那边谈生意的人继续在猜拳划酒令,一会儿又结伙去了青楼里。

酒家接着又静了下来,有银这才发现其实小镇很冷清,虽然今天是个集日,并没有听到像以前那种一浪高过一浪的喧嚣市声。

自从国军打过来后,黄石再次成了红区和白区的边界,下游的人不敢上来赶圩,这边的人不敢去下游买卖。

人们被分割后,发财的心思暂时收敛起来了,不知道将来局势如何,日子就得过且过的。

有银习惯了红与白。

任何时候,柴米油盐,都是生意。

白的时候,他对乡公所的人点头哈腰,红的时候,他对苏维埃的干部点头哈腰。

红的时候,他还有过一阵子幻想,要和喜妞一起过日子。

但暗地里那些左右喜妞的人还在,有银慢慢就丢掉了幻想。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