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泠春家境富裕,一次堂会让八岁的小少爷迷恋上了京剧,为此他不惜与家中决裂,加入“打死无论”
的科班“鸣顺成”
。
他天性聪颖,青衣,花旦,武旦样样精通,拜入名伶“白月季”
的门下后更是习得了一身绝技。
十五岁时他出科挑班,一出《小上坟》立刻红透半边天,成为了现象级的巨星。
只是再大的名角在乱世中也不过是漂泊的浮萍,他要应付日军的胁迫,伪政府军官的骚扰,和沪上黑帮公子的追求。
虽是戏子,也自有一身风骨。
抗战胜利后,他拒绝各方的邀请,坚持留在了首都,真心实意地为新社会艺人地位的提高而高兴。
可没想到,往后的事却打碎了他的美好幻想。
他逐渐失去了舞台,家产,尊严,一切。
一次大会中,为了批-斗他“男旦”
的身份,剃了阴阳头破了相的他被裹上乱七八糟的戏服,被逼踩跷从三张叠起的桌子上翻下来。
他站在高台之上,望着下面一张张兴奋的脸凄然一笑。
在顶着怪异的头发旁若无人地唱了一段流水,做了一个卧鱼后,他在观众的唾骂声中完成了最后的绝美一跳。
影片最后给出的镜头是一盏被摔碎的宫灯,算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局。
这个剧本写得很好,胡子阳又以极佳的镜头调度能力和讲故事水准知名,拍出来一定会成为现象级的作品。
盛慕槐合上了剧本,心潮起伏,这个故事太眼熟了,“荣泠春”
,原型不就是辛韵春吗?只是他最后没有从高台上翻下去罢了。
人们如果爱上了“荣泠春”
,自然也会想去了解“辛韵春”
,了解辛派。
盛慕槐当然愿意让更多的人认识辛老板,了解辛派艺术的魅力。
这说不定也是她重组凤山的契机。
现在的问题是,爷爷会怎么想呢?
别的事情爷爷或许都会付之一笑,但最后荣泠春破了相,永别舞台,这是爷爷一辈子的遗憾呀,他会愿意将这些变成电影画面,把伤疤放大给所有人看吗?
盛慕槐拿着剧本走到客厅里。
爷爷在看戏曲频道音配像工程的《乌盆记》,盛慕槐就抱着剧本坐在他旁边。
正烦恼该怎么开口,爷爷却转过头来,低声问道:“槐槐,怎么了?”
盛慕槐把剧本递给了爷爷。
盛春用眼神问她这是什么,盛慕槐靠着他说:“这是青蓉给我寄来的剧本。
胡子阳导演要拍关于京剧的电影,想找我去做艺术顾问和一些片段的替身。”
“那是好事儿呀!”
盛春说。
“您看看剧本吧。”
盛春于是翻开剧本,一目十行地扫了起来,盛慕槐偷偷观察他的表情,一开始严肃认真,后来有些惊讶,最后又恢复了常态。
爷爷翻完之后还点了点头。
“什么剧本,我也看看。”
李韵笙伸出手,盛春把剧本递给他。
“爷爷,您瞧着怎么样啊?”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