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坚持-《千秋人物》

邓小平的坚持(第1页)
🎁美女直播

被称为“新时期”

的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无疑将作为共和国的“中兴”

史载入史册。

相信以后许多史家会来研究这一特殊历史现象。

其中原因诸多,“文革”

教训,时势使然;人民意志,时代潮流;时势造英雄,小平来掌舵……这所有一切,当然都是多难之后兴邦的因素。

但像一切领袖的成功一样,邓小平性格、意志因素不容忽视。

这就是他坚定果断,敢于坚持己见。

改革就是一场革命。

既要能提出新的思想、新的方针,还要能力排众议,坚持这个新思想、新方针。

二者缺一不可。

历史上提出方案,未能坚持,虎头蛇尾而流产的改革实在不少。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其高瞻远瞩的战略设计思路已为人所熟知,而在战术实施中的坚定不移,则还不大为人注意。

近读史料,发现其例甚多。

1977年8月,邓小平主持教育工作座谈会。

大家主张恢复高考,但又觉得今年来不及,希望从明年开始,而且教育部的原招生方案报告也已送出。

小平说,就从今年改!

打破常规,冬季招生。

让教育部追回发出的报告,他亲自修改。

这一步棋改写了中国“文革”

十年的教育史。

人才兴,国运兴。

《百科全书》向来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是提高民族素质和国家文化建设的基本工程。

法国新兴资产阶级最早就是通过编译百科全书(史称百科全书派)进行思想启蒙、普及新知识,从而导致了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以后《百科全书》随时增改,渐成一部世界性的知识总汇。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小平指示翻译出版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1768年英国初版,20世纪初转让给美国,1974年出到第15版)。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