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刨你就刨!
楞在那干啥?!”
赵红兵罕见的大嗓门喊了一句,随后上车,关了车门。
丁晓虎走了,去找工人了,他对赵红兵说出的话一向当成圣旨,不管是对是错。
沈公子也随即上车了,跟着赵红兵的车走了。
那即将被刨的地面是沈公子多年以来苦心经营的积蓄,沈公子肯定心疼,但是他和赵红兵的关系是:无论一方做出了什么决定,另一方都不会反对,而且会全力支持,别说是钱的事儿,就算是杀人,也跟着去了。
工地上,留下来楞住无语省城的吴老板和监理。
“他俩还真牛逼啊?!”
据说吴老板评价了这么一句,也不知道是夸奖还是挖苦。
赵红兵大脑看似又短路了。
赵红兵这人奇怪的很,在兄弟们都在暴怒的状态下,他一定比谁都冷静,比谁都有条理。
但在一些看似平淡的场合,赵红兵却经常做出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极其冲动的举动:当年因为办公室主任一个订餐电话就一脚踹飞了自己的工作,因为李老棍子想讹刘海柱点钱就手持枪刺去医院扎了人换来了自己4年多的徒刑,因为李武几句聒噪就一脚踹趴下了自己多年的兄弟李武。
今天,在这常人都可以控制情绪的工地谈判中,赵红兵又做出了刨自己做的防水防漏地面的决定。
这次短路,是用镐头刨了自己和沈公子多年的心血。
二狗认为:这,或许就是赵红兵真正的魅力所在。
平日里和总是成熟稳重的赵红兵接触多日以后,很多人都会觉得赵红兵这人其实没什么可怕,至少没江湖中传说的那么可怕。
其实,他们根本就不了解赵红兵。
赵红兵做事有自己的底线,而且一旦有人越过了他的底线,赵红兵说不定做出什么事儿来,过激的程度可能是任何人都想像不到的。
根据二狗对赵红兵的理解,二狗认为赵红兵的底线主要就是两点:1,自己的尊严(或称面子),2,对朋友的义气。
赵红兵的每次暴怒都是由以上两者引起,无一例外。
这次也一样,如果赵红兵收下了吴老板给的一半的工程款,那赵红兵以后再社会上还有法混吗?面子往哪搁?
生长在红色年代的赵红兵一定听说过一个国人都听过的故事,这个故事二狗在小学二年级时也听老师讲过:六十年代初,在共和国最困难的时候,苏联逼债,全国老百姓从牙缝中挤出吃的还债。
一车皮的苹果运往边境,苏联的边检却拿出个漏子来,个儿大的苹果留下,个儿小的退回。
电话打给了周总理:“总理,剩下的苹果运到哪儿?”
一向温文尔雅的总理却罕见的发怒:“不用拉回来了!
全倒了!”
。
这样,一车皮的苹果倒入了滔滔的江水中。
曾经经历过这个年代的二狗的语文老师是眼含热泪的讲完了这个故事,他用他在眼眶中打转的泪水表达了对周总理决定的支持。
不足十岁的二狗当时十分不解:这不是傻逼行为吗?周总理那么成熟稳重的一个人怎么做出如此决断?
时至今日,二狗终于明白了,且不论周总理这决定的对与错,周总理其实想表达的东西是:尊严与勇气。
这些东西,是多少苹果都换不来的。
即便周总理当时的决定是傻逼的,但是肯定更是男人的。
赵红兵虽然和周总理差距忒大,但在这样的事情上,二者选择了殊途同归的做法。
但,赵红兵显然比周总理更有优势。
赵红兵当时绝对有实力可以和吴老板拼一把,究竟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