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文章 为思想而写-《中学生怎样阅读写作》

第8章 文章 为思想而写(第1页)
🎁美女直播

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

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创造艺术,创造美感。

但还有更深的一层,就像开矿一样,是为了开采新的思想,交流新的思想。

当然,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能有新思想,但有新思想的文章肯定是好文章。

这也是写作人追求的理想。

我自己最早写文章是学生时代作文,那主要是为了学习字词句的组合,好比小孩学步,只要会走,还谈不上走的目的。

再后来写文章是当记者,是为传播信息。

新闻属平实一类的文体,以陈望道先生修辞学的分类法,是消极修辞,只求内容之实,不敢求形式华丽。

但因采访之需,要接触各种人和事,感情常被感染,于是我又明白,文章是表达情感的。

又因南北奔波常行名山大川之间,感于自然之美,再勾起肚子里小时读进去的那些美文,又明白文章是要表达和创造美感的。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许多事理在胸中冲撞、激荡和沉淀,许多想法从无到有,许多事从不懂到懂,我渐渐明白,文章还有更深一层的目的,它是用来开采和表达新思想的。

前些年,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描写叙述的美,写景、状物、述事、传递信息、传播知识等,求的是准确、干净。

第二层是情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

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

这种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在许多政论、哲学和科学论文甚至讲话中都可找到。

只要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当然,兼有其他的美更好)。

我们平时看报纸、读社论、听讲话,大部分时候留下的印象不深,就是因为这些文章讲话只到了传递信息、决定、指示这一层,还没有给人以新思想。

而一篇文章或一篇讲话中有了新思想的火花,便如闪电划过夜空,你会有永久的记忆。

比如“文化大革命”

十年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按最高指示办,报上文章无不重复着这样的话。

但突然一九七八年五月,《光明日报》冒出一篇文章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提出一个很有震撼力的新思想,所以至今人们对这篇文章记忆犹新。

再细想一些古文名篇所以能留传下来成为经典,除有艺术之美外,大都是因为它首先说出了一种前人没有说出的新思想。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