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之下马洼村,因唐李世民过此下马而得名。
儿时记忆中是一个极美丽的山村。
两山一沟,东西走向。
窑洞顺北坡而下,高低错落,掩映于黄土绿树之间。
鸡犬相闻,炊烟袅袅,有如仙境。
南山为翠柏所覆,村民推窗见绿,天生画屏。
沟里有三条小河穿村而过。
我家院子临近沟底,前后各有一河,朝洗青菜门前溪,夜闻窑后水淙淙。
南山之顶不知何年修了文昌阁、文笔塔各一座,倒映于山下池中,取“巨笔砚影”
之意。
而沟底的杨、柳、椿、槐,为追探阳光,与两山比高,千树如帆,一沟绿风,为远近闻名之奇景。
村中多泉,大小十余处,最美数南潭泉。
泉贴南山之根,有一老杏树护于泉上,青枝绿叶,如华盖之张。
环泉一片杏林,杏林之上是连绵的古柏,堆绿叠翠,直上蓝天。
泉不大,仅一席之地,甘冽沁脾,无论雨旱,涌流如常。
水极清,沙粒颗颗、鱼虾往来,清晰可见。
杏叶筛落一池阳光,水波陆离万变,宛若龙宫之穴。
水极静,如鱼吐泡,从沙中轻轻泛出,细流漫淌,汇于数十步外的一个池塘中,蓄以灌田。
池上一大沙果树,偶有鸟啄果落,叮咚有声。
杏熟时,孩童攀援于树,如猿之影。
南潭泉在村人心中是神泉、药泉,可去灾、可保命。
天有大旱,于此求雨,屡屡有应。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