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古诗十九首部分 4-《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

第17章 古诗十九首部分 4(第3页)
🎁美女直播

第三次,试卷上有“西子”

题目,金圣叹写:“出其东门,西子不来;出其南门,西子不来;出其北门,西子不来;出其西门,西子来乎?西子来乎?”

嬉笑怒骂皆成趣,只是缘何不过关!

金圣叹的风格有些叛逆有些幽默,却并不是没有真才学,他是对功名利禄浮云过眼的人生真相了悟于心了。

出仕不利,或者晚年受挫,便开始感叹人生、名利,继而开始思考生命的真谛。

本诗的作者,明显是一位失意、已经年过不惑的男人。

他可能是偶尔驾着车出去,访友或者游玩。

既然没有功名,也就没有事业羁绊,时间基本是松散的,出外散散心,天高地广,无拘无束。

可惜,这是我的想法,要不说男人和女人不同呢,女人以我心为苦乐,男人的成功与否,则多半要依靠一生功名。

反正,这个男人驾着车,行走在春天的旷野上了,长路悠悠,渺无人烟,百草齐刷刷被风摇动,草稍滚动,宛如仙人踏浪,整齐而飘渺。

春天的风力是温和的,吹面不寒杨柳风。

可是这风,在失意人的眼里,却变成了强劲的东风,这东风实在是小草的福音,它们吹啊吹,将往年枯萎的草,吹绿了,又焕发出了生命的勃勃生机,在东风里摇曳。

这样的场景,这样的空旷,不由得使人想起自身的处境。

跟草比起来,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生命是一个谜。

有的人,先是懵懂无知,以为生命万能,受到挫折开始仔细分析这个谜题;有的人,一开始就对命运给予了盲目的崇拜,一生躲在顺其自然的心态下,混乱茫然;有的人,热衷于对于生命的解谜,一点点,一滴滴,翘开时光与世俗,窥视出生命的内核;也有一些人,本来是无所谓的,是懵懂的,是被社会的约定俗成推着走的,忽然有一时刻,被触动,被惊醒,毕生追求的功利大厦轰然坍塌,无味至极……

李叔同就是在刹那间,放弃一切尘世浮华,毅然出家。

他出身富贵,多才多艺。

自古以来,风流才子,美人多情,总少不了风花雪月的陪伴。

李叔同这个人,才惊四座,倜傥逼人,吟风弄月,烟花柳馆,无不留恋。

他有两个妻子,贤惠的中国妻子,美丽深情的日本妻子福基,还有无数个红颜知己,才名耀眼。

人生可以说是完满的,多少人穷其一生追求的东西,他很早就具备了。

忽然之间,这一切,都成了烦累,他毅然出家,皈依佛门。

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他就这么厌倦红尘,舍弃骨肉亲情,放手人间情爱……坐在船上,顺流而下,打坐如修行千年的老僧。

岸上是娇妻呼唤,泪水与焦虑齐飞——无论多少眼泪,再也唤不回他离去的脚步。

那一刹那,他出离了人世所有庸俗的追求和疾苦,内心一定清净如碧水。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人世本无常,清冷孤寂,繁华热闹,不过一时一景。

如清茶淡,如白水清。

这是真正的了悟。

诗中的这个男人,奋斗了大半生时间,胸中不是没学问,却逢时代不济,无法如愿,于是,他站在这春天的旷野上,对生命发出了疑问和解答。

他发出的疑问和解答,没有李叔同那么清晰彻悟,却也在内心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他感叹的是眼前的一切都毫无希望,陌生又遥远,人怎么不能加速衰老呢。

而衰老,又是世人最害怕的东西。

人无法和草比,草可以再生,循环往复,有的是时间。

人只有这一世,失败了,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