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买了三本诗集,已经用报纸包了一层书皮以防损污。
当下拿给布兰度,询问是否需要借阅。
布兰度接过翻了翻目录,不感兴趣还给了玛丽。
眼神却在充作书皮的报纸上停留了三秒。
那是七个月前的报纸,记载了一则简讯。
法国西南部图卢兹市,某所教会学校的老师被害。
其住处被洗劫一空,尸体全身水肿,因心脏中刀而亡。
警方怀疑是其情妇所为,案件仍在调查中。
这则简讯写得枯燥无味,很难在人脑中留下痕迹。
没写更多细节,只留了被害者姓名「让·杜邦」。
布兰度收回眼神,再听艾莎说购置了一套美国相关丛书。
如今的美利坚对欧洲大陆的影响力较弱,仍不被大多欧洲权贵看在眼中。
布兰度稍稍问了两句,美国丛书是不是少有人问津的冷门书?
艾莎表示对大洋彼岸的生活有一点点好奇,就低价捡漏这套书籍。
她没有多话,没说好奇心因什么而起
()。
或许,好奇本就不需要原因。
众人交流了昨日行程与所得,又分享了今日出游计划。
早餐会结束。
开始了剑桥年市第二天的自由活动。
布兰度继续观察剑桥之行。
期间没有告诉任何人,稍作伪装后独自快马加鞭去了一次伦敦。
换了二手旧衣服,戴上大胡子与白色假发,她随机走进了《泰晤士河周报》的报社。
缴费预约今年十一月初的报刊广告位,用来加密回复幽灵先生的提问。
幽灵先生会不会看到?何时能看到?
这些问题被布兰度抛在了脑后,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返回了剑桥镇,继续参加年市。
这就去往表演区域订门票。
来得迟了些,五天内的座位基本卖完,只剩豪华包厢票尚未售空。
好在豪华包厢可供十二人同时观演,足以容纳布兰度一行九人。
她买下9月19日的门票,演出在夜间19:30开始,位置「A6」豪华包厢。
收好门票,又去向摩根教授家递交拜帖。
没有意外,她没能立刻见到摩根。
这种拜访刚好与主人见面的可能性不高,需等待对方的约见通知。
有时,主人事务缠身,无法及时安排会面。
有时,拜帖会石沉大海,主人从开始就没有打算接见来客。
布兰度不在意会遇上哪种情况,给管家留言,自己在剑桥镇的停留时间与地址。
休谟留下了几封推荐信,其中就有给摩根教授的。
说明她生前与那几人交好,但人走茶凉是常态,鼎力相助是例外。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