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九不得不把这个推给他都不知道是谁的老师!
白金炉制造光学玻璃,这绝对是真的。
“合格率能够提高到百分之四十吗?”
听到刘一九的话,一边的薛丁山不由双眼放光。
“具体情况不清楚,不过应该能够超过百分之五十。
当初是我们哪个教授提过一句,我也搞忘了……”
刘一九知道他们接下来要问什么,直接用话给他们堵住了。
“这么高!”
薛丁山震惊了。
“怎么可能!”
肖思伟也是觉得不可思议。
国外都不可能有这样高的成品率吧!
光学玻璃不是普通玻璃,在熔融过程中为了让气泡都散开,需要搅拌,气泡没有散开缺陷,搅拌产生的如同水纹那种脉纹同样也是缺陷。
只要有缺陷,就会影响使用效果。
一直都是因为无法解决这些缺陷,所以产量低,就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中期,也是没有办法消除气泡以及脉纹这样的缺陷。
良品率也仅为50%-70%!
到了二十一世纪末期,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惜,刘一九不是专业的这方面的技术人员。
他也没有办法。
“能不能达到这样的良品率,完全可以实验一番。
只有经过实验得出来的结果才是最为可靠的。”
技术上的事情根本就没有陈大山的发言权。
刘一九对于这些事情,也不敢保证。
但是他绝对敢肯定,采用小型白金炉制造出来的光学玻璃,绝对会比采用黏土炉制造出来的质量稳定,同时,良品率也会高很多。
“……”
两人没有说什么,不过心中却已经决定,肯定得试一试的。
心中有了想法,带着刘一九跟陈大山等人参观接下来的加工车间,精密部件加工、表面处理以及组装等车间的生产工艺也就没有了那样的详细介绍了。
“曹厂长,在我们要求的瞄准镜物镜上面,一定得有镀膜,也就是六二式望远镜外面的那种情况。
毕竟狙击枪是需要全天候的使用。
尤其是在执行一些任务的时候,狙击手很有可能在某个地方潜伏数天时间……”
在离开的时候,刘一九对曹金贵再次强调这个问题,“还有,质量方面,希望你们能够让所有的产品都达到我们的要求……”
当年的七九式,就是因为瞄准镜质量问题,使得第一款新中国的狙击枪出现了很多让人头痛的问题,在战场上基本上没有建立多大的功勋。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