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追书帮>其它小说>大清风云片段> 第十八章 帝国烽烟四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 帝国烽烟四起 (3 / 10)

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湖南、云南、贵州、广东等省。他们有本民族的语言,但是语言差别太大,不同地方的瑶族人甚至无法沟通。他们通用的语言主要是汉语和壮语,文字则全部采用汉字。

湖南、广东、广西交界的地方,崇山峻岭,生活着大量的瑶族百姓。这些瑶民处于半隔绝的状态,虽然自治程度比较高,但也受到地方官府的管制。地方官当然免不了对他们进行一些勒索,在处理案件的时候免不了会不公平。长期下去,致使积怨爆发,瑶民们拉开了反抗的大旗。

第一次瑶民起义是由一个叫赵金龙的人率领的。

道光十一年(1831年)十二月十九日,湖南永州府江华县的瑶民赵金龙带领五百多瑶民起义。这个赵金龙自诩金龙王,号召起义群众头裹红巾作为标志,打杀了四十多个官差。第二年正月初十,永州总兵鲍友智奉命弹压,这时赵金龙的队伍已经有一千多人了。

道光接到奏折后,任命湖广总督卢坤和湖南提督海陵阿进入永州追剿。彝族起义的事情把道光搞怕了,对这种事情他再也不敢掉以轻心,大有如临大敌、如履薄冰的感觉,他急命广东广西两省的督抚大员一同协助剿匪,这些大员包括李鸿宾、朱桂桢、刘荣庆、苏兆熊等人。

阵势是非常庞大的,方法还是老方法,严防死堵,防止蔓延。在封建统治者眼里,造反就像是瘟疫,第一件要紧的事就是防止扩散。

赵金龙面对清军猛烈的炮火,很快就抵挡不住,棍棒红缨枪这些中古时代的兵器怎么抵挡得住火枪大炮?不到一千人的队伍一下就损失了三百多人。赵金龙只好带着大家退到大竹山,准备来个战略转移,说白了就是逃到广东连州。可惜前路被清军堵死,他只好退回五水瑶山,一路上,赵金龙不忘招兵买马,部队很快扩展到两三千人,全是瑶民。

道光又一次不幸地看到事态扩大,战火蔓延。此时,他想起了久经战场的罗思举,罗思举在平定彝族起义中立了大功,这次也可以用他。罗思举遂带领一千精兵,火速赶往湖南。

随后,道光还从陕西调了五十门大炮、两百名火枪手到永州。到二月下旬,从外地调往湖南的官兵有四千多人。道光以为,自己的部署已经很严密了,匪徒没有不被剿灭的道理。

二月十四日,湖南提督海陵阿在大雨中率军向五水瑶山和九嶷山行军。赵金龙得知了这个消息,挑选了一批瑶民,让他们伪装成夫役,为官兵们抬大炮和枪械。抬到一个逼窄的峡谷中时,道路更加难行,夫役们用眼光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