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10理解了这一点,杜亦熵也能感同身受。易元和点起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
若这仅仅是个关于非线性颤振分析的小问题,那么通过风洞测试确认模型准确性后再做决定,风险或许还能控制在较低水平。但现在的情况远比那复杂得多。
颤振主动抑制技术……
这项技术的概念首次由西方提出,至今不过十几年。在飞机研发中,它尚未得到实际应用。
由于涉及复杂的气动控制面操作,传统风洞测试难以验证其有效性。
即使制作了缩小比例的模型,也因缺乏真实的气动舵面而无法按照设想进行控制实验。
至于全尺寸模型测试,比如改造后的运7飞机,其翼展接近35米,现有的风洞根本容纳不下。
这意味着,在完成初步理论分析后,必须直接进行飞行测试,这无疑增加了巨大的风险。
当前仅有一架原型机正在接受适航性测试,这不仅是对新技术的考验,同时也是对华夏最新适航标准CCAR-25的一次重要检验。
一旦发生意外,不仅个人名誉受损,更重要的是可能影响到整个国家民用航空工业的进步。
易元和点起了第二根烟。曾担任过总研发师的杜亦熵深知此时的压力之重,只是静静地透过烟雾注视着那忽明忽暗的火光,等待着。
正如他在实验室所说,603研究所之所以坚持推进这个项目,是因为他们对这款新型客机寄予厚望。
如果杜亦熵像霍金特那样得出否定结论还好说;但面对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谁都不愿意轻易放弃。
三人之间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直至易元和抽完手中的最后一根烟。
“对我来说,我希望我们的新飞机能够采用更加先进的研发理念。如果我们仅仅依靠国内航空公司勉强购买几架,那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成功。”
易元和的声音因连续抽烟而变得嘶哑:“我们必须依靠科学,不能鲁莽行事。”
他掐灭手中的香烟,缓缓走向窗户,目光投向远处的跑道。“我们的计划分为两个阶段,”他说道:
“首先,我们要改进现有的01号试验机,测试颤振自动抑制技术。如果一切顺利,接下来我们将更换新机翼进行全面飞行测试。”
作为首席工程师,易元和深知,在未经充分验证前贸然改动正在试飞中的飞机是多么冒险的行为。但他仍选择迎难而上,承担起这份重任。